智能电网与新能源

智能电网

315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逐步开展了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践计划。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是美国为了解决日益老化的电网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升级改造原有电网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达到更加环保、高效、互动的现代化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技术有机融合了高级传感、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具有自我管理与恢复、兼容性强等特点,其快速发展为分布式能源的无缝并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通过合理利用各类高级控制技术,能推动各类分布式能源与现有电力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即插即用”、实时互动和协调运行。目前,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利用多处于自治运行模式,缺乏一个长远的具体发展模式,进而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因此,积极研究智能电网环境下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模式对未来实现分布式能源大规模的开发,缓解能源危机等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密切关联。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形式的能源,具有可再生、清洁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这些新能源产生的电能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智能电网来实现有效的管理和运营,并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从分散式地输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同时也可以调度和平衡电网的负荷、功率和能量等参数,以确保电网的平稳运行。

例如,当太阳能或风能产生的能量不足时,智能电网可以调度储能系统,将储存的电能投入电网,以满足能源需求。当太阳能或风能产生的能量过剩时,智能电网可以将这些能量流出,将其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最大化地利用这些新能源资源。智能电网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对这些偶然事件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资源并降低电网成本。

总之,智能电网可以帮助更好地管理新能源,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应用。智能电网减小了人们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进了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新能源和建设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的潮流。新能源与智能的电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新能源利用方式来看,新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电能实现其终端的利用,且新能源发电有着不同于常规电源的出力特性;电网作为电力输送的载体,智能电网代表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新能源发展的平台和重要保障。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是我国转变能源和电力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多集中分布在远离负荷中心的西部地区,更需要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提升电网的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满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消纳的需求。智能电网切合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经济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智能电网应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经济背景出发,探索高效的发展模式。新能源指在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具体即是能量的转化,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转换成电能。新源的主要特征是可再生,而且分布广、品种多,可当地化开发和分散式利用。

更为突出的优点是不含碳或含碳少:缺点是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的空间,而且具有波动性、间隙性及不稳定性等特征。智能电网的成熟成为新能源产业根本突破发展瓶颈的前提。

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势必给当前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多数分布式能源的输出功率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如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大规模清洁电源的并入会导致电网电压水平变动、线路传输功率超出极限、系统短路容量增加和系统暂态稳定性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智能电网技术有机融合了高级传感、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具有自我管理与恢复、兼容性强等特点,其快速发展为分布式能源的无缝并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通过合理利用各类高级控制技术,能推动各类分布式能源与现有电力系统的有机融合,实现“即插即用”、实时互动和协调运行。

从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分析来看,电网和发电环节协调水平相对较高,而用电和调度环节的协调水平较低。表明目前实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是用电,因此,我国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的优先次序依次是用电、调度、发电和电网环节。

从各环节协调发展分析来看,各指标对环节协调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决定了各环节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发电环节的重点领域包括:建设电网友好型新能源电厂,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水平,加快调峰电源建设。

电网环节的重点领域包括:加快配套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提高电网自愈能力。用电环节的重点领域包括:实施灵活电价机制,加强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蓄能。调度环节的重点领域包括:实施灵活调度策略,加强新能源调控能力建设,将新能源全面纳入调度计划管理体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