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的工作原理

工业控制

1124人已加入

描述

  微电网的工作原理

  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什么是微电网?

  传统的集中式公用电网是一个大的互联网络,它从远处的大型能源发电厂获取能量,并将其远距离传输给消费者。随着技术和政策的不断发展,社区和企业可以选择在当地建立自己的微电网来提供自己所需的能源。

  而微电网是一个由互关联的能源用户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网络。可以集成多个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例如太阳能电池板、电池、风力发电机和热电厂,对于大电网而言是一个可控的供配系统,是解决电网于分布式发电之间矛盾的有效解决方式。这意味着能源可以独立运行的同时,可在更需要的地方,以更短的距离被输送。

  微电网的产生

  微电网的诞生契机,是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尤其近期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几次大面积停电事故,人们对集中式供电模式的稳定可靠性担忧,电网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所以微电网可以看作是大电网的有效补充,可以连接到更大的中央电网,在停电时可以作为补充或独立运行,提供安全备份。这些分布式能源都是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好方法。家庭、企业和建筑也可以变得更加能源独立,利用灵活可靠的能源供应,也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碳足迹,同时由于微电网非常高效,他们还可以节省能源成本。

  能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微电网将使我们能够从集中发电转向本地灵活可靠的可持续电力和热能形式,所以当停电事故来临时我们将拥有生活所需的储备能源。

  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直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等均连接至直流母线,直流网络再通过电力电子逆变装置连接至外部交流电网。直流微电网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可以向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直流负荷提供电能,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波动可由储能装置在直流侧调节。

  交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均通过电力电子装置连接至交流母线。交流微电网仍然是微电网的主要形式。通过对PCS处开关的控制,可实现微电网并网运行与孤岛模式的转换。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既含有交流母线又含有直流母线,既可以直接向交流负荷供电又可以直接向直流负荷供电。

  中压配电支线微电网:以中压配电支线为基础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进行有效集成的微电网,它适用于向容量中等、有较高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为集中的用户区域供电。

  低压微电网:在低压电压等级上将用户的分布式电源及负荷适当集成后形成的微电网,这类微电网大多由电力或能源用户拥有,规模相对较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