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标签干扰问题分析

MEMS/传感技术

1293人已加入

描述

 

  近几年,13.56MHz的高频RFID技术由于性能稳定、价格合理,此外其读取距离范围和实际应用的距离范围相匹配,因而在公交卡、手机支付方面的应用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韩国、日本等地。下面两张图片,图1为韩国某餐馆用手机支付就餐费用的实例,图2为电子标签贴合在手机电池上的图片。

  

 

  图 1手机通过RFID读卡器进行交费

  

 

  图 2手机电池上的13.56MHz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

 

  图 3手机电池上的13.56MHz电子标签结构图

  图1和图3所示的手机交费方法是通过13.56MHz 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实现的。该应用的RFID智能标签就是贴在手机电池壳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此类RFID手机应用在日韩等国是相当普遍的。中国虽然在高频RFID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相对韩日起步稍晚。近两年,随着配套设备的逐步健全和人们对RFID系统优势的认识加深,国内的RFID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随着RFID的应用日渐广泛, 其干扰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识别距离远低于设计距离; 2>读卡器和电子标签不响应,读取失败。在实际的高频RFID电子标签应用中,我们需要着重考虑13.56MHz的RFID电子标签的贴合位置,由于标签尺寸较大,而实际允许的空间有限等原因,电子标签需要直接贴附在金属表面上或同金属器件相临近的位置,如手机用的13.56MHz的RFID智能标签,因为空间问题,就经常直接集成在电池铝合金冲压外壳上,这样以来,在识别过程中,电子标签易受电池铝合金金属冲压外壳的涡流干扰,致使RFID标签的实际有效读距离大大缩短或者干脆就不发生响应,读取彻底失败。实践证明这类干扰问题是经常发生的,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深圳市德众兴科技有限公司的RFID电磁铁氧体片具有高的磁导率,可以起到聚束磁通量的作用,为此类干扰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RFID读取失败的原因分析及Amotech铁氧体片抗干扰应用的机制分析

  对于常规的高频RFID电子标签及识别系统,在自由空间中没有其它干扰源时,其发生不读取失效的机率很小,即便有,失效原因也常常是源于RFID系统中某个或某部分硬件/软件,或标签的匹配等原因。在手机等手持式电子设备中,电子标签要集成或贴合到电子设备上,作为设备的一个部件发挥功能,往往因空间有限,不可避免要将RFID标签(通常是被动式的)贴在金属等导电物体表面或贴在临近位置有金属器件的地方。这样来,标签在读卡器发出的信号作用下激发感应出的交变电磁场很容易受到金属的涡流衰减作用而使信号强度大大减弱,导致读取过程失败。因此,为了产品能够更好的应用读卡,需要在产品中增加铁氧体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