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系统的主要技术路线

智能电网

335人已加入

描述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际上多家知名电器制造公司开始把配电监测控制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研发了带有通信、监测、控制功能的智能型配电柜及相关产品,构成了初期的配电监控系统,并进一步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配电系统是智能电网的用户端,主要包括从中压(6 ~ 35 kV)到低压配电的智能配电系统。作为直接面向末端用户的低压配电设备及系统,相对而言,低压智能配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要滞后于中、高压配电系统(微机综保)。

  智能配电系统终端技术包括智能仪表、智能开关、智能模块或它们之间组合等多种形式。由于智能仪表形式价格便宜,目前仍然是一般项目终端智能配电应用量最多的系统,但是由于系统只具备监测功能,不能算是完全的智能配电系统。

  智能配电系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现阶段用户端智能配电系统中,中压系统(35 kV及以下)主要采用的是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智能电力仪表,低压系统主要采用智能断路器、智能仪表、智能控制模块等组成的智能配电网络。

  智能配电系统是一个涉及多种技术领域的复杂系统,其主要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网关等设备,对配电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预测,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负荷需求、电能质量、线损等进行监测和优化。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智能终端、控制器等设备,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和调节,实现对负荷的动态平衡、电压的稳定控制、线路的智能切换和保护等功能。

  储能技术:通过电池、超级电容等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储能和调峰,实现对峰谷电价的利用和对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力市场的信息化、自动化和去中心化,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透明度,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和运行。

  1. 数据采集技术:智能配电系统需要对电网中的各种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运用各种数据采集技术,如逐级采集、无线传输、数据融合等,获取各个节点的实时数据。

  2. 数据处理技术: 采集回来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包括清洗、存储、分析等,所以智能配电系统需要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提高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

  3. 智能化决策技术:智能化决策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处理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以帮助系统做出各种可靠决策,实现智能化的资源优化和计划管理。

  4. 硬件技术:智能配电系统需要采用各种智能电力设备,包括智能电表、智能开关、遥测遥控装置等,并通过通讯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实现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控制和管理。

  5.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智能配电系统建立云计算平台,将数据、模型和算法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分布式架构和智能化的管理决策,可提高数据分析和应用速度,增加计算和存储容量。

  6. 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配电系统需要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采集和整理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对配电系统规律的认识,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进行优化管理。

  总之,智能配电系统需要运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智能化决策、硬件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利用效率,以期达到智能化的配电系统互相协同运作、提高配电效率的目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