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的分类和措施

描述

一、建筑物防雷分类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防雷的要求,分为三类:

I型防雷建筑:

任何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都可能因电火花引起的爆炸和爆炸而造成巨大的损害和人员伤亡。

在 0 区或 20 区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

1区或21区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会因电火花而爆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II型防雷建筑:

建筑物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会堂、办公楼、大型展览和博览会建筑、大型火车站和机场、国宾馆、国家档案馆、大城市的重要供水和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防雷工程

防雷器,防雷接地,防雷工程

防雷工程

防雷器,防雷接地,防雷工程

防雷工程

防雷器,防雷接地,防雷工程

国家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

国家超级和A级体育场。

制造、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及其产品的危险结构,这些结构不太可能爆炸或因电火花对人员造成重大损害或伤害。

在 1 区或 21 区有危险的建筑物,电火花不太可能造成重大损坏或伤害。

在 2 区或 22 区有危险的建筑物。

开放式钢制密闭式储气罐有高度危险。

部委、省级办公楼等重要或人口密集的公共建筑和火灾隐患场所,预计雷击次数预计大于0.05次/年。

一般民用建筑,如住宅楼和办公楼,或估计雷击次数大于0.25倍/年的一般工业建筑。

III型防雷建筑:

建筑物和省级档案中心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预计部委、省级办公楼等重要或人口密集的公共建筑和有火灾隐患场所的雷击次数大于0.01次/年,小于等于0.05次/年。

住宅、办公等一般民用建筑或工业楼宇的雷击次数预计大于0.05次/年,小于或等于0.25次/年。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孤立的高层建筑,如烟囱和水塔,高度为15m或更高。孤立的高层建筑,如烟囱和水塔,高度为 20 毫米或更高,位于平均雷击日为每天 15 天或更短的区域。

防雷工程

防雷器,防雷接地,防雷工程

防雷工程

防雷器,防雷接地,防雷工程

防雷工程

防雷器,防雷接地,防雷工程

2. 地凯科技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配备外部防雷装置,防止直接雷击,并应采取措施防止雷击浪涌入侵(外部防雷系统)。

对于具有爆炸危险地点的I类建筑物和II类建筑物,应采取雷电敏感措施(内部防雷系统)。其他类型的建筑物也应防止雷击EMP的侵害,特别是如果连接到建筑物的设备的重要性很高。

各类防雷建筑应配备内部防雷装置,在建筑物地下室或底层应符合以下要求。下列物体应与防雷等电位的防雷装置连接:建筑金属体;金属器件;建筑内系统;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线。

外部电涌保护装置与建筑物的金属主体,金属装置和内部系统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要求。

I型防雷建筑的防雷措施:

所有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应用电缆直接埋设,电缆的金属蒙皮和钢管应与入口处的等电位连接带或雷电感连接装置。

当整线电缆难以使用时,应使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臂的架空线,并应通过钢管直接埋入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架空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室外SPD也应安装在电缆和架空线的连接处。SPD,电缆金属蒙皮,钢管,绝缘子脚和金工具应一起接地,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欧姆。

安装的SPD应为I级(10/350μs)测试产品,每种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Iimp≥12.5kA。如果没有可用的室外SPD,则可以将室内SPD安装在IP54保护盒中。

安装在通信线路上的SPD应选择D1类(10/350μs)高能量测试产品,冲击电流Iimp≥2kA。

II.类防雷建筑的防雷措施:

I级测试的地凯科技浪涌保护器SPD应安装在引入低压电源线的主配电箱和配电柜中,D1级高能测试类型的SPD应安装在引入电子系统的接线盒中。

第3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I级测试的SPD应安装在引入低压电源线的主配电箱和配电柜中,D1级高能测试类型的SPD应安装在引入电子系统的接线盒中。

当电源线没有屏蔽层时,SPD脉冲电流计算为Iimp=0.5I/nm。当电源线有屏蔽层或钢管时,SPD脉冲电流计算为Iimp=0.5IRs/n(mRs+Rc)。

I⸺ 雷电流(kA),I型防雷建筑取200kA,II型150kA,III型100kA;

n⸺ 引入地下和架空的外部金属管道和线路的总数;

m⸺ 待确定的电路中导体磁芯总数;

Rs⸺ 每公里屏蔽或钢管的阻力(Ω/公里);

Rc⸺ 芯线每公里电阻(Ω/公里)。

对于室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即LPZ0区进入LPZ1区,SPD的安装应符合上述要求。在待保护设备附近,即LPZ2区或更高区域的接口处,电力系统应选择II.类(8/20μs)测试或III.类测试的SPD,电子信息系统应选择D1高能测试或C2快速上升率测试的SPD。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