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既满足ASPICE要求,又减少开发过程文档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经常听到一些团队说,我们是想满足ASPICE,但是ASPICE要求的文档太多了,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让我们的开发过程满足ASPICE标准要求,同时又能减少开发过程文档?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

既然我们想要减少开发过程文档,那么首先就需要知道, 1. ASPICE究竟要求了哪些开发过程文档?

如果能找到这些最耗时的开发过程文档,接下来我们可以考虑,2. 是否能直接减少这些开发过程文档?

直接减少开发过程文档本身,相当于在直接挑战ASPICE框架,是很难说服评审师的,有很大的失败风险。我们换个角度,3. 能不能让开发过程文档的准备不那么耗时?

这篇文章,我们重点来回复问题1和3.

1. ASPICE究竟要求了哪些开发过程文档?

基于我的经验,我把ASPICE中涉及的最重要(最难搞、最难整理、最难出具evidence……)的开发过程文档,分为如下 4 类,如果能使如下4 类开发过程文档的出具变得比较简单,那ASPICE项目的评审时长可以缩短50%以上,项目开发效率也可以提高30%以上。

第1类是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所谓的设计规范指的是,需求文档、架构文档、详细设计文档,测试用例文档也可以放在这一类里面。一般来说这类文档拥有严格的格式,每一家公司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

第2类是评审文档,包含了评审清单(checklist)、评审问题的记录、以及评审问题的追踪过程。

第3类是基线文档,很多团队的基线库里面,存储了N条基线,每条基线包含了一次开发过程的所有文档,比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用例等。基线管理对很多团队来说都是一个难点,一是没搞清楚基线管理的底层逻辑,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有关基线管理,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汽车行业如何做基线管理?》

第4类是变更文档,包含了变更请求、变更影响分析、变更评审结果、变更执行情况等。

3. 能不能让开发过程文档的准备不那么耗时?

这里我先说一个大胆的结论:不要写文档!那文档的准备时间就是0了。

看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要划走了,“你们互联网造车真是666,上来就直接不写文档,汽车行业用血的教训,ASPICE搞了几十年,你们一上来就要颠覆它,6啊!“

这里我要对“不要写文档”作进一步的修饰:不要专门写文档,团队成员应该专注于项目推进,专注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花更多时间来详细描述任务,然后通过工具,来帮助自动生成文档。

我以上述 4 类文档来一一举例,如何实现上述想法。

第一类,“设计规范不是写完了就束之高阁的,设计规范就是待办任务”。

这句话怎么理解?有些团队把设计文档写地非常清晰,非常美观,具有层次感,恨不得从最开始就把所有的细节都写出来,他们写完了一个 50 页或100 页的文档。接下来他们需要基于这些 Specification 去安排他们的任务。这时候发现,Specification 太复杂了,太详细了,使用的工具Word或其他类似Word的在线编辑器,也不适合安排任务,然后他们开始基于Specification,去某些任务跟踪系统中创建新的任务。你瞧,这里面做了重复性的工作。

为什么设计文档本身,不能直接作为待办任务跟踪呢?

所以一种常见的拉低效率的方式是先写文档,再基于文档去重写一遍任务,当任务有更新的时候,又要反过来更新文档。或者先更新文档,再更新任务。如果不进行双向更新,显然不满足ASPICE的一致性要求,如果更新,又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另一种常见的耗时方式是,先去任务跟踪系统中创建任务,等到ASPICE评审老师要来评审时,再基于这些任务,去创建设计文档。此时任务在系统中已经非常繁杂了,结构性、追溯性的整理都非常麻烦,准备文档非常耗时,并且往往是为了准备文档而准备文档。这也是很多团队觉得,ASPICE不能帮助改进开发流程,而只会增加工作量的最大原因。

我们更推荐的方式是直接写待办任务,然后去丰富待办任务。

框架

当待办任务写完之后,按照待办任务的组织架构方式,直接生成设计文档,甚至可以导出word格式的设计文档。

框架

 

框架

第二类,“评审过程本身是简单的,难的是应审”。

相信做过ASPICE应审的同学都会深有感触。对于团队来说,评审一份设计规范是经常要做的行为,即便没有ASPICE要求,也会这样做,但是他们做的过程一般是直接进行线下讨论,讨论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当场就直接修改了,这种方式当然是最高效的,但对于应审来说,它不满足要求,因为难以提供评审过的证据。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将两者相结合,我们既能以一个类似线下评审的并行方式进行文档评审,同时评审的过程又能自动地留下大家的评审记录,并且将评审记录自动汇总,最终出具结果。

框架

对于评审未通过的文档(参考上述第一类,此时文档已经是N条待办任务),留下评审未通过记录的同时,需要再次发起评审,直至完全通过评审要求。

框架

 

框架

第三类,“基线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了变更”。

为什么这么说,大到一个项目,小到一个任务,如果我们在开始之初,就能确保不会有任何变化,那完全就不需要基线。存在基线的原因,恰好是因为在开发的过程中会有不断的变化,团队需要知道最初的需求是什么,过程中每一次变化是怎样。基线的存在对于甲乙双方都是一个保护作用。对于甲方客户来说,可以确保乙方不会轻易去修改他的原始需求,对于乙方来说,也可以防止甲方提完需求之后,中途随意增加、改变需求,从而导致整个项目延期。 所以,基线能清晰地反馈过程中的变化就够了,而不需要将每次变更后的基线内容全部保存下来。很多团队都存在这样的误区,将每一次基线的内容全部保存下来。后一次基线相对于前一次基线改变了什么,反而不够清晰。很多团队使用“高度概括”的文档变更历史记录来显示变更“详情”,实际上根本无法显示变更的真实内容,更别谈去追溯了,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框架

框架

第四类,“搞清楚什么时候需要变更,比变更本身更重要”。

有些团队在什么时候需要变更上没有搞清楚。 当设计规范写下来之后,不管什么时候有改变,都要走变更评审流程,会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比较复杂且低效,且会降低变更的严肃性。最终的结果就是,如果所有的改变都需要走变更,每天都开变更评审会,没有人会认真对待评审会,也就相当于没有了变更评审会。 还有一些团队虽然明确了,设计冻结之后才需要变更,但是工具中无法很方便地知道是否冻结(如果使用线下的word、excel,每个人就更难明确,文档是否真的冻结了。大多数工具也无法清晰地标明这一点)。 即使工具中清晰地标明了冻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变更的颗粒度。如果设计规范本身的颗粒度比较粗,比如一个设计规范里面包含了20条需求,那么针对这个设计规范,它变更的概率接近于1(1-50%^20),同上,会面临着频繁的变更评审活动。 但是如果把这个设计规范拆分成20条需求(待办任务),那么其中可能18 个需求都是没有变化的,只有两个需要变化,这个时候的变更的影响范围就不会那么大,内容也没有那么多,评审起来的效率就更高了。而且由于设计规范的颗粒度足够小,因此变更请求方对于这个需求的变更就可以非常明确,变更的影响范围也可以非常明确。

框架

评审人基于变更请求给出的意见,最终留下评审记录,决定变更是否最后通过。

框架

框架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