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于高中压变配电所,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其结构形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集中式、分层分布式、分散与集中结合式、完全分散式等,各变配电所应根据其特点予以选择。
集中式
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但集中式也并非由一台计算机完成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保护、监控、调度等功能由不同微机完成。这种形式国内早期的产品较多。
微机保护装置和监控主机及数据集中系统安装在变电站主控室内。主变压器,各种进出线路及站内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经电缆传送到保护装置或监控计算机上,并与调度控制端的主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
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的形式
分布式结构采用主从CPU协同工作方式,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提高了处理并行多发事件的能力,解决了集中式独立CPU计算处理的瓶颈问题,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正常运行。分层式结构分为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三层布置。
间隔层按一次设备组织,一般按断路器的间隔划分,具有测量,控制和继电保护部分,独立的单元装置直接通过总线接到站控层。
站控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数据集中处理和保护管理,对下它可以管理各种间隔单元装置,包括微机监控,保护,自动装置等,收集各种数据,并发出控制命令,起到数据集中作用,还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完成对保护单元的自适应调整;对上则通过设立开放式结构的站级网络接口,与管理层建立联系,将数据传送给管理后台机或调度台,起到数据处理作用。
变电站自动控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操作层、控制层和管理层。
1. 操作层:操作层是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下层,也是连接电力系统的最末端。其主要包括开关控制屏、遥信、遥控、遥测和保护等装置。操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现场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的监测、保护,以及对设备参数的实时测量和监测。
2. 控制层:控制层是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中间层,主要由RTU、PLC等控制器组成。控制层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和处理操作层传来的实时信息,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度运行,同时将设备的工作状态反馈给管理层,以便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
3. 管理层:管理层是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最高层,主要由计算机等设备组成。管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变电站的全面管理和监控,包括自动计算变电站的运行参数、自动诊断设备故障、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和故障发生情况等。同时,管理层还能网络连接其他变电站,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总之,变电站自动控制结构是为了实现对变电站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通过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运行管理,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