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华PanKonix屏控一体机,满足运动控制、数据采集及可视化需求

描述

随着AIoT浪潮推移,催生各种智能应用场景,在工厂、电厂、交控、数据中心、电动车等场域遍地开花。惟业主在实践智能应用的过程,往往面临阻碍,譬如业主须购置多种软硬件设施,才能满足所需的控制、闸道器、可视化等关键功能,因而徒增投资成本、空间占用、系统整合难度及维运人力负担。

一体机

为此身为边缘运算解决方案领导厂商的凌华科技,发挥「跨界整合」创意,领先推出市场首见的All-in-One(控制/闸道器/显示)HMI,定名为PanKonix系列「屏控一体机」,现已发表10寸、15寸、21寸等机型,皆植基于Intel Core i系列处理器,借此颠覆对于HMI产品既定能力的想像。

凌华科技智能机械事业产品中心协理游璨铭指出,HMI市场区分为小中大尺寸。小尺寸以4.5寸、7寸、10寸为主,中尺寸以12寸、15寸、18寸为主,二者经常出现于机器自动化(MA)应用场域,用以控制PLC与IO模块,甚至作为机器间数据存取、采集、边缘分析、云端抛转、机联网等用途;大尺寸以21寸、23寸或27寸为主,通常作为中控战情室或车间现场的可视化看板,偏向工厂自动化(FA)应用。PanKonix藉由不同机型的推出,完整涵盖MA、FA需求。

启用屏控一体机,无需额外增购IoT闸道器与昂贵的运动控制PLC模块

传统HMI大多用于控制PLC,PanKonix因内建逾300支PLC Driver,所以依然满足这个基本需求,且较一般HMI有更高的兼容度,采购同一款型可适用所有PLC;更特别的是,PanKonix整合凌华独家的SuperCAT(软件定义EtherCAT)运动控制器,所以不但能控制传统PLC,也兼可控制EtherCAT标准下的马达与IO模块。

游璨铭说,过往工厂的产线标备就是PLC和HMI,惟伴随AIoT需求攀升,需要在原机台上加装闸道器,以执行数据收集与视觉应用。凌华认为既然闸道器同样基于PC-based,何不直接并入Panel PC?PanKonix首要亮点便是让闸道器「消失」,因为它既支持OT端Modbus RTU、Modbus TCP/IP协定,也支持IT端OPC UA、MQTT、RESTful API协议,能完整满足IoT数据收集、可视化、云端上传等需求,成为极具成本效益的整合方案。

「PanKonix的第二大亮点,在于让运动控制PLC模块也『消失』」,游璨铭说,PanKonix将PLC与运动控制软件化,且赋予该软件极大友善性,故不谙OT的IT人员也能驾轻就熟,运用熟悉的IT语法完成PLC编程;不谙IT的OT人员也能运用No Code/Low Code的开发环境来完成数据抛转的IoT编程,显示企业可活化现有团队,实现更具竞争力的数码转型。

拜SuperCAT所赐,轻易破除IT/OT隔阂

纯粹以硬件设计而论,PanKonix也蕴含诸多特色。凌华以友达IP65面板为基底,设计窄边框电容式触控屏幕,搭配世界级面板的高色彩饱和度,让PanKonix充满时尚感,且相较传统搭载电阻式屏幕的HMI,更能营造优质触控使用体验。

另外PanKonix内建以简单易学着称、标榜No Code优点的可视化图控软件,便于开发人员以直觉拖拉方式、表单设定方式,轻易连结HMI程序元件与PLC、变频器、马达…等多种设备IO位址,迅速发挥监控功能。

该图控软件提供矢量图库,图档可任意缩放且不失真,故用户即使转换屏幕尺寸,也无需重新设计UI。对原本使用PC-based开发设备的厂商,借助PanKonix可视化图控软件,可轻易设计出具质感的人机界面,降低人机开发的门槛,更快速因应客户需求。

在凌华25年运动控制开发经验加持下,自然让人对PanKonix内建的SuperCAT软件寄予厚望。游璨铭指出,SuperCAT能取代实体卡,让控制器微小化,且能支持更多轴控、IO控制。此外用户可透过标准EtherCAT总线,控制市面上多数品牌设备,替取代PLC控制能力,释放以往依赖单一品牌的价格及交期压力;且因SuperCAT支持API语法,使IT人员得以省去学习PLC编程时间,顺利打造OT控工艺序。

此外SuperCAT支持125μs EtherCAT控制频率、较前一代传统运动控制卡增加两倍,可控轴数也从过往64倍增为128倍,为当今业界最高规格。它并支持IEC 61131-9协定,使工厂有能力采集传感器或设备主要元件的使用时间信息,加速实现预防性维护。

因为拥有以上特点,PanKonix问世后,让原本依赖MA应用的客户(如3C电子设备厂)投以莫大关注;也帮助PanKonix应用触角逐渐延伸到一些凌华过去较少涉猎的场景,像是数据中心监控现场环境参数,工具机厂为其机台加入状态监测功能,大型电厂、交控中心实施线上监控设备,或电动车充电站监控所有充电设备的电池状态,PanKonix的应用已打破市场上对既有HMI产品的框架,赋予相关解决方案更多想像空间。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