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背后的“马赛克战”理念

描述

美军“马赛克战”是近年来美军为实现其“重返大国竞争”战略目标而提出的创新作战概念,强调将过去少数多功能、高价值单一平台,分解为众多功能单一且可灵活组合的作战单元,具备分布性、动态性、适应性等作战优势。美国SpaceX公司计划在三层近地轨道上放置约42000颗卫星,为了能够使快速、低价且随时可用的网络,覆盖范围可达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这就是“星链”计划。“马赛克战”作战理念在“星链”计划中有何体现呢?  

作战邻域广且使用低成本、模块化系统。“马赛克战”强调将作战功能分散至各作战域的多种有人或无人平台上,使用模块化、成本低的作战单元,而不是集中且不可拆分的大型繁杂系统。各单元的功能可以相同或不同,但各自相互独立,不影响与其他单元的连接方式,能像拼图一样通过信息网络动态组合,协同完成杀伤过程。

高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第一是辅助构造建成作战体系。帮助指挥官了解战场动态、评估可用资源构成最优化系统来适应战场环境,因而形成最优作战体系。二是辅助战术决策。帮助指挥官实时掌握战场态势,进行战场资源管理、制定作战任务、及时调整目标。三是形成可靠通信网,保障个单元之间通信,实现各个邻域协同作战。

跨域协同。在“马赛克战”概念下,陆、海、空、天、网等杀伤链将交叉重构,一个作战域中的发现、锁定、定位、跟踪、交战和评估功能将解耦,可通过重组、互操作用于其他作战域,从而形成覆盖各作战域的跨域杀伤网。其的节点留有冗余度且高度分散,不存在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节点。

模块化

星链计划一旦部署完成,将体现出巨大的军事价值:‍

星链将建立严密的地球卫星网。4.2万颗近地轨道卫星分高中低三层将地球"封锁",组成了严密的卫星网,这意味着在未来,如果没有星链卫星提供数据,其他国家的太空活动将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这些小卫星还可以动能转轨,直接撞击其他太空目标。

建设全天候不间断的情报侦察网络。全球每个时间段都有很多卫星飞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光学监控分析,对真假目标识别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大量低轨卫星对地面任何一支部队的调动及数量都被看得一清二楚,战场态势将变得单向透明。

建立强大的导弹预警拦截网。“星链”卫星拥有发射全向波束的能力,这样可以对航天器进行遥测,跟踪和控制,进而转变成为运载火箭/导弹的计算、模拟、预测的高精度系统,为后续的拦截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具有自动变轨和规避能力,4.2万颗在轨卫星也为对洲际弹道导弹弹头的直接碰撞式拦截提供了可能。

建设覆盖全球的强大指挥通讯网络,可提供全球无死角的高速卫星互联网的波束覆盖,将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大幅增强作战通信能力。

模块化

“星链”体现了“马赛克战”的军事优势。人机交互和高度依赖人工智能。小型无人机通过“星链”地面终端,将获取的战场实时信息传输给后方指挥部或无人机控制站,再由相关人员下令出动无人机、战机或导弹执行打击任务,提高了战场指挥效率和综合作战能力。

作战邻域广且使用低成本。相对传统高价值卫星功能集成且发射频率低、造价高昂的特点,星链计划用分布形式来部署4.2万颗卫星,倘若在将来发生了太空战,敌方几乎不可能摧毁美军的作战体系。

跨域协同。星链卫星可以作为“马赛克”无人作战集群有利后盾,为无人作战集群提供协同作战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无人作战集群的作战效率和能力星链卫星具有的协同算和跨区域的异构通讯能力,该能力是无人作战集群发挥效能重要支撑。

因此,星链倘若组网成功,无人机作战集群可以凭借着星链卫星提供的高宽带、高效率的网络服务,将分散布置、协同作战的无人机集群效能发挥至最大。此外,星链卫星如果能够为制导武器提供火控信息,那么现有导弹的造价将会大幅降低。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