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的构成

人工智能

629人已加入

描述

  智能工厂的构成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智能工厂的建设也开始在工厂中普及。关于智能工厂的建造,许多人错误地理解为就是智能设备和智能机器的组合。实际上,要建造一座现代化智能工厂是一件细致、复杂的工作,其中不仅涉及到智能制造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有效地布局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实践中。

  现在很多人,很多企业,很多制造业都找追求智能工厂,智慧工厂,甚至很多制造业企业家到处找工程师,行业专家,打造自己的最高效,最安全,最省事,最便捷,最节约的智慧工厂。打造智能工厂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管理智能化、装备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将坚持的事做到极致,是最高的境界。智能工厂也是普及工业4.0的理念思维。

  智能工厂建设整体架构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1.数据采集

  智能数据采集是构成智能工厂系统的基础,是衔接生产、物流与系统的关键。

  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产品、设备和系统,建立系统与生产现场的通路,向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融合在一起,为生产的高效协同提供可能。

  2.智能排程

  由生产计划获取生产需求,再根据生产需求计算每个工位的工作时间和设备使用时间,后面生成可以提供给生产现场的排程结果。排程结果由生产执行系统下发到生产现场执行。

  智能排程实时掌握生产动态,随时调整排程,做到和生产车间的完全联动,使车间的生产更加流畅,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生产和智能制造。

  3.智能调度

  调度是将工序作业计划变为指令,并驱动现场按照指令运作。车间作业模式多种多样,导致作业调度形式也比较丰富。

  智能调度主要处理几个问题,单品流转:每一个部件、产品都会有相对应的唯一的标识(码),生产调度的过程可以管理到每一个部件;批次流转:特殊的产品流转方式就会以批次为单位。

  也会有的工厂将多种调度形式融合到一起,避免差异,降低管理成本。

  4.品质管控

  对产品的全周期实施可视化管理,产品的全流程可正反追溯。增加首件质检,人工对第一件产出的成品进行质检,再将质检结果和质检标准上传至系统。

  对于后续产出的产品,人工智能可直接进行质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直接转到人工质检区。

  现场巡检:基于现场移动网络,提供移动设备,通过设备进行巡检,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实时记录现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便后期的改进。同时可以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以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

  5.售后运维

  智能制造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产品交付给客户之后,依旧保持对产品的追踪、维护、保养、维修等服务,在此过程中,同样主动收集数据信息,并将信息反馈至平台。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将智能化的绿色、安全、高效等优势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心体现出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