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更新数字信息亭功能

通信新闻

20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相关部门将对数字信息亭进行翻新。记者借此机会调查了旧版信息亭被市民“抛弃”的原因,以便新建信息亭时能够有所考虑。

 

  问题1功能陈旧

  信息过时两个月未更新

  记者在体验信息亭时发现,查询内容涉及公交查询、演艺罗盘、北京物价、北京地税等等。在演艺罗盘中有演唱会的信息,其中一条还是5月的演唱会信息,早已过时却没有被删除。

  另外,在查询地铁线路时,需要先选好线路才能搜到地名。这对于不熟悉各条地铁线路的查询者来说,想要找到目的地就非常困难。在查周边银行的时候,同一位置附近的几个银行在屏幕显示上重叠很难辨认,需要看右侧的目录。

  “手写功能不行,需要改进。”一位正在使用信息亭的市民告诉记者,触摸屏正常劲儿写不上,需要非常用力地按,手磨得不舒服。

  记者拨打了信息亭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说,这些信息亭大概是2004年或2005年建的,已经很陈旧了。目前北京的信息亭正在更换,由于数目比较多,全部翻新还需要很长时间。

  问题2缺乏维护

  信息亭破旧损坏无人管

  很多街头信息亭已经破旧不堪,更无人愿意使用。地铁人民大学站地处中关村大街,北靠中关村科技园区,南邻国家图书馆,此处属于人流较为密集区。记者来到人民大学地铁站,发现附近共有三个信息亭,然而只有一个可以正常使用,另外两个信息亭中的查询机都呈黑屏状态。

  记者看到,位于地铁站东北侧的一个入口处“数字北京信息亭”的牌子已经碎裂,掉了的“信息”二字躺在一边,信息亭通体由一张蓝色景观图包裹着,这件“外衣”多处破烂,里面的结构板裸露在外。信息亭内三侧墙体布满小广告被铲除后的痕迹,机子关着,屏幕黑着,机身斑驳,外壳破旧。

  记者拨通了屏幕上方的客服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机子坏了,请记者到附近的一处信息亭。同时,该工作人员再三强调“我们这儿显示(该处)是在线状态,但是并不保证您到那就能用”。

  问题3卫生差

  信息亭被路人当成厕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信息亭都存在着卫生条件差的情况。在地铁13号线东直门站出口处看到两个信息亭,上面已经是锈迹斑斑,出现老化的问题。记者发现,其中一个信息亭内卫生条件非常差,有垃圾、落叶和污水。另外一个信息亭完全黑屏,根本无法使用。

  在阜成门内大街的一个信息亭,记者刚到亭子门口,便扑鼻而来一股尿骚味。路人称这里都快成男厕所了。

  ■部门回应

  信息亭损坏因日常维护难

  关于信息亭遇到的问题,建设方北京首通万维信息技术发展公司回应称,已了解到目前确实出现了很多信息亭损毁无法使用的情况。由于信息亭摆在外面,除了有人蓄意破坏外,还要抵抗风吹日晒。“下雨下雪都加速机器的老化,日常维护很困难。”公司会对这些机器定期巡检,如果出现问题会有技术人员维修。

  新信息亭将匹配城市发展

  市经信委社会信息化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目前出现损坏严重等问题,现有的信息亭已经不合时宜了。正在和市政管委各部门进行研究,打算尽快对信息亭全部进行更换。目前正在由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在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谈到目前手机、电脑等信息沟通工具的发展会不会让信息亭处境尴尬?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方面进行过详细的调研,信息亭和这些信息工具是互补的。新的信息亭会与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等相匹配,因此再更换新的信息亭是值得的。至于新信息亭数量是否会增加以及相关查询内容有哪些更新,该工作人员称还不是很确定,所以不方便透露,不过很快就会有相关进展公布。

  ■代表声音

  数字信息亭会逐渐被淘汰

  北京市人大代表强磊说,当初北京建设信息亭这件事本身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就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太好。信息亭在几年前还是有部分需要的,因此不能说当初政府的决策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很多信息亭在街边闲置,甚至成为“小广告亭”呢?强磊认为,首先是政府宣传不够,政府应当对大家进行引导和宣传,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认识、认可并且使用这些信息亭。然而现在很多市民一次都没有使用过信息亭,甚至有人都没有听说过。

  其次是信息亭的适用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不适用的东西自然就会被淘汰,正如曾经受欢迎的街边电话亭逐渐被市民手中的手机替代一样。现在信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信息沟通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电脑、手机等都成为人们喜爱的快捷查询信息方式,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提供了很多便利。强磊认为,信息亭今后肯定会逐渐被淘汰,被其它方式的信息沟通工具所取代。

  ■链接

  数字北京信息亭

  自2002年11月始,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联合首都信息发展股份公司,联手组建了北京首通万维信息技术发展公司,并累计投资7000万元运营“数字北京信息亭”项目。从此,617台信息亭分布于北京的主要公共场所,内容涉及医疗、文化、旅游、餐饮等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其准确、免费的信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欢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