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同轴连接器PCB应用案例之一

PCB设计

2507人已加入

描述

会用HFSS软件是学好无源射频的基础,下一步是如何解决问题。

腔体谐振是祸根。

如果毛刺不密集呢?那就可能存在其它谐振体。或者是仿真频率不够高。换一种说法:模型尺寸是电小物体。

岛主一直想总结电磁谐振根因,把复杂问题简洁化有点难度。但公式太多不符合本公众号风格。

原始HFSS模型仿真结果

几年前有学员发过来原始HFSS模型

采用的Amphenol同轴连接器是这样子的:

HFSS软件

焊接在PCB板边,号称频率高达26.5GHz。这么好的同轴连接器,如果应用不当,效果会大打折扣。

果然,仿真结果如下:

HFSS软件

明显看到回波损耗曲线存在两个谐振峰:3.5GHz,12.5GHz。

如果仿真频率再细化些,3.5GHz的插入损耗接近2dB。

千万不要小看这2dB插损,这意味着此频点损失的30%的电磁能量是到处乱窜的,可能是通过PCB平面传导出去,也可能辐射到3D空间,成为干扰源。

无源电路发射效率越高,那么此电路的吸收效率也越高。也就是说如果这是敏感的小信号电路,那么也意味着这电路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措施1:PCB地平面处理

仔细观察PCB设计,发现地平面设计不合理。

岛主认为,射频区域只能存在射频GND平面,不得将其它无关的平面顺便铺进射频区域内。将HFSS模型按此规则修改后,再看仿真结果:

HFSS软件

3.5GHz的谐振峰没了。12.5GHz谐振峰也小了,并且缩小了幅度。

措施2:同轴连接器下压,地针焊到位

从侧面看,要将同轴连接器向下压到位再焊接:

HFSS软件

HFSS软件

仿真结果如下:

HFSS软件

这在回流路径分析中,能看出这里形成了一个LC并联谐振电路,有带阻滤波器效应。

措施3:关注PCB布局布线细节

上面的仿真曲线,符合要求吗?

已经符合了,因为工作频率最高到6.8GHz。但如果想精益求精呢?

再观察PCB,发现射频信号是跨分割的,因为射频信号从地平面参考,要跨到电源平面参考!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不接地,而是接电源。

所以要手工增加回流路径:

大焊盘下面Layer2层挖空,Layer3层也挖空直径0.7mm。

两个桥接电容要靠近微带线上的信号电容,电容中心间距为0.9mm。

地分割间距缩小到0.13mm。

……

优化修改后,模型的仿真结果如下:

HFSS软件

在1~18GHz频段,插入损耗曲线平直,回波损耗曲线优于15dB。

射频信号跨分割能做到这种指标已经很不容易了。

射频PCB设计规则里面,有一条是禁止射频信号线跨越任何分割线,但如果偏偏要求射频信号跨分割这种无理要求呢?

第一条:领导或客户都是上帝。

第二条:请……,大家脑补。

总结

随着各种优化措施的施行:

无关的电源地平面不要伸进射频PCB区域;

板边同轴连接器压到位再焊接;

如果要求射频信号跨分割,那必须人工增加回流路径,此回流路径要很小,要仔细仿真设计。

仿真指标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善着。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