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工业相机的10个要点

工业控制

1196人已加入

描述

HI,我是 Ania ,一名机器视觉工程师,从业六年来,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做项目评估,了解客户的需求,用机器视觉的方式解决问题,评估了成百上千个项目,不知不觉也总结出了一些“套路”。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机器视觉中的首席☞☞☞相机

说起相机的分类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品牌?像素?颜色?

没错,相机是许多属性的集合体,无法单独分类选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决定选择之前像面试一样全面了解它。

目前市场上的相机恐怕已经成千上万种,但是我从不慌张,也不怕新品出来跟不上,秘密就是我归纳了相机选型的 10 个控制点,事半功倍哦~

01

相机品牌

虽然大多数的厂商都推出了全系列产品,但是每个品牌都有擅长的地方,选择该品牌的明星产品往往性价比高,可靠性好。

怎么知道哪个是明星产品?问问你的相机供应商吧。

02

分辨率

分辨率英文是 Resolution,指的是图像传感器中所包含的像素点数,通常用长*宽表示。我们常说多少万像素相机就是由分辨率计算得来的。

比如分辨率 1280pixel*1024pixel,1280*1024=1,310,720,,就是 130 万像素的相机。

分辨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机器视觉系统能够达到的精度,关于如何计算精度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具体讲解。

03

快门

快门英文是 Shutter ,快门是相机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照射时间的装置。

在工业相机中一般有两种快门方式:全局快门(Global Shutter)和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

要点是如果需要动态取像(飞拍)请一定选全局快门,卷帘快门只能用于静态取像。

04

帧速率

帧速率英文是 Frames Per Second ,是指每秒钟采集图像的帧数。

比如 30 fps ,可以算出理论上采集一张图片需要的时间是1000 ms/30 fps=33.3 ms,这个时间是要算在整体检测节拍中的。

05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是相机中的感光元件,可以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主要分为 CCD 和 CMOS.

我被最常问到的十大问题之一就是 CCD 好还是 CMOS 好?

这个要从它们的历史说起,最初 CCD 的成像质量的确明显优于 CMOS ,但是 CMOS 比较努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 CCD 同样的成像质量而且制造成本更低,今年3月SONY已经退出 CCD 市场专门做 CMOS 了,所以未来一定属于 CMOS.

关于图像传感器我们要了解什么呢?

我们要了解的是芯片的尺寸,选择镜头的时候会用到。

芯片的结构,这决定了相机是线阵相机还是面阵相机。

芯片的型号也至关重要,好的芯片相机成像质量好。

怎么分辨呢?先问度娘看看评价,再问问供应商价格,一般来说同等质量的相机价格不相上下,在目前这个硬件透明的市场基本上一分价钱一分货。

06

连接镜头的接口

相机的接口用于连接相机和镜头,主要有 C 口,CS 口,F 口。

选择匹配的镜头接口即可,一定要在选型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接口不一样要加转接环。

07

传输接口

传输接口指的是相机传输图片的方式,目前常用的有GigE,USB3.0,CameraLink.等,接口不同也会影响到采集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选对配件:

(1)选择和接口相同的图像采集卡, GigE 就配千兆网卡, CameraLink 就配 CameraLink 卡。

(2)连接的线缆,接口要匹配,长度要确定,如果需要走坦克链一定要配高柔耐折弯的线缆,并且要带螺丝锁在接口上以免运动久了掉落或接触不良。

08

相机颜色

相机分为彩色相机和黑白相机,通常情况下只有在需要识别颜色的情况下选择彩色相机,其他时候一律选黑白相机。

因为很多视觉工具都是在黑白图像上处理的,如果选了彩色相机还需要转换成黑白图像再运算,这个过程往往会降低画质,索性一开始就选择黑白相机更好。

09

相机维度

按照维度相机可以分为2D相机和3D相机,3D相机可以得到高度信息,其他情况用2D相机就可以解决了,这篇文章讨论的也主要是2D相机,3D相机以后再专门来讲。

10

相机的系统

相机的系统有两种:智能相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和 PC-Based 系统。

智能相机系统集采集图像,处理图像于一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价格略高。

PC-Based 系统是用工业相机采集图像,PC 处理图像,可以同时将多台相机集成在一个视觉系统里,可以二次开发定制软件。

从性价比上来说,如果是单台相机 200 万像素以下的需求建议选择智能相机,如果是多台相机或单台 200 万以上像素相机建议选择 PC-Based 系统。

从以上 10 个控制点去选择相机,一切尽在你的控制之中啦,不敢说百发百中,足以帮你解决大部分相机选型的问题。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