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黑科技可以把普通的通信光缆变成温度传感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什么样的黑科技可以把普通的通信光缆变成温度传感器?

当我们手机刷抖音和上传自己视频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这个视频的数据文件是如何实时到达手机的?又是如何上传到抖音的后台服务器的?整个过程又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的手机通过WIFI连接路由,路由通过光猫连接家里面的入户光纤,光纤将数据以光的速度(光速:30万千米/秒)传输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再通过光纤将数据以光的速度返回到家里的入户光纤,再通过光猫和WIFI路由器连接到手机。整个过程在毫秒级别,我们无法察觉到这种数据流的变化,但是,其实你的视频在大脑反应的一刹那,已经顺着光纤已经走了十万八千里,这种过程我们称之为光通信。

但是,你知道吗?我们的科技能力,已经将光纤变成通信载体的同时,也能够将光纤变成传感器载体,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领域,未来有可能进入家庭。但是我们一定很好奇,我们的技术是如何将光纤变成传感器,以光纤温度传感器为例,这项技术来自于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钱德拉塞卡拉·拉曼。我们恐怕很难想象,印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亚洲国家。这位印度人就是钱德拉塞卡拉·拉曼,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了这位拉曼光谱学的奠基人,拉曼光谱学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其中脉冲光在光纤中传播的时候,同样会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引发拉曼光谱发生改变,通过解调拉曼光谱的变化就可以解调出光纤所处环境的温度了。再通过光纤OTDR雷达技术,采集到每一个光纤位置点的温度,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05米(5公分),温度精度±0.05℃,测量最快可以达到1秒,也就意味着,每秒钟可以把整条光纤,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光纤周边环境温度全部带回分布式光纤测温主机。这种光传感能力,堪比科幻大片一样的感觉,可能觉得这项技术很遥远,其中并不是,专注分布式光纤传感行业十五年的布里渊科技的技术团队早在2015年就具备了以上的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并不断升级,结合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布里渊发现的布里渊散射原理以及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的散射原理,通过技术升级以及工程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将50km的普通通信光缆变成100万个温度传感器,并在石油井下、管道泄漏、电力电缆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布里渊科技已成为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加深了对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的理解,我们很难想象,百年以前的光学理论终于在100年后,变成一个个可以造福人类,守护工业安全生产的光学安全监测系统,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光纤本身不带电,防爆,抗电磁干扰,防水,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比如在油罐安全监测、煤矿安全监测等对电火花极其敏感的领域,成了不二之选,充分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定位功能,不仅仅能报警,不能准确定位在哪里发生的。

我们将试目以待,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未来的不断升级发展,其中布里渊科技是属于其中最积极推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发展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