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笔记|S2-LP 的 FIFO 机制

描述

 

关键字:S2-LP,FIFO,大数据透传

 

 

 

目录预览

 

 

 

1 引言2 应用场景3 实验结果4 小结

 

 

 

1. 引言

众所周知,S2-LP 拥有两个数据 FIFO,一个用于数据传送,另外一个用于数据接收,它们各自的长度均为 128 字节。针对普通的小数据量而言,128 字节长度的 FIFO 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但是,随着应用越来越复杂以及对数据量的需求越来越大,128 字节就不够用了,此时就需要对 FIFO 进行管控,才能接收或者发送更多的数据。本文将详细介绍 S2-LP 针对大数量场景时的 FIFO 机制。

 

 

2. 应用场景

 为了更好地阐述 S2-LP 针对大数据量传输时的 FIFO 机制,这里以发送/接收 500 字节的数据内容为例,讲解 S2-LP 如何管控 FIFO 来达到这个目的。对于 TX/RX FIFO 而言,它们均有两个可编程的阀值,S2-LP 就是基于这两个阀值来对 TX/RX 的 FIFO 进行管控,具体如下图 1 所示:  

单片机

 2.1 TX FIFO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当 TX FIFO 中的数据达到对应的阀值时,就会产生相应的中断,从而通知用户做出下一步的动作。对于可编程阀值而言,S2-LP 有专属的寄存器FIFO_CONFIG1、FIFO_CONFIG0 来配置这两个阀值,如下所示:  

1. FIFO_CONFIG1[6:0]-->TX_AFTHR,用于设置 FIFO Almost Full 阀值

2. FIFO_CONFIG0[6:0]-->TX_AETHR,用于设置 FIFO Almost Empty 阀值

 

由于 S2-LP FIFO 的特性,这两个阀值的配置是不一样的。例如,当用户希望 TX FIFO 达到 80 Bytes 时,产生 FIFO Almost Full 中断,那么 TX_AFTHR = 128 - (80-2);而当用户希望 TX FIFO 达到 20 Bytes 时,产生 FIFO Almost Empty 中断,那么TX_AETHR = 20。因此,如果 S2-LP 要发送 500 字节的数据,就需要利用这两个中断,即当 FIFO Almost Full 中断触发时,及时将数据传送出去,而当 FIFO Almost Empty 中断触发时,及时将剩余的数据填充至 TX FIFO。  2.2 RX FIFO  同理,当 RX FIFO 中的数据达到对应的阀值时,也会产生相应的中断 ,从而用户可以根据中断做出下一步的动作;S2-LP 有专属的寄存器 FIFO_CONFIG3、FIFO_CONFIG2 来配置这两个阀值,如下所示:  

1. FIFO_CONFIG3[6:0]-->RX_AFTHR,用于设置 FIFO Almost Full 阀值

2. FIFO_CONFIG2[6:0]-->RX_AETHR,用于设置 FIFO Almost Empty 阀值

 但是,相较于 TX FIFO 的阀值设置,RX FIFO 有些许不同,即当用户希望 RX FIFO 达到80 Bytes 时,产生 FIFO Almost Full 中断,那么 RX_AF_THR = 128 - 80;而当用户希望 RX FIFO 达到 20 Bytes 时,产生 FIFO Almost Empty 中断,那么 RX_AE_THR = 20。因此,如果 S2-LP 要接收 500 字节的数据,就需要利用 FIFO Almost Full 中断,当其触发时,及时将数据从 RX FIFO 取走,从而陆陆续续地将这 500 字节的数据获取到。      

3. 实验结果

 

基于上述的内容,利用 S2-LP FIFO Almost Full 和 FIFO Almost Empty 的机制就可以实现大数据传输的场景,测试结果如下图 2 所示,其中对应的源码文件见下述的附件: 

 

单片机

 

其中测试结果中的 DATA_CORRECT 意思是说,发送的数据与接收的数据是一致的。

 

   

4. 小结

 

本篇章重点描述了 FIFO Almost Full 和 Almost Empty 工作原理及特性,并利用该特性实现了 500 字节的数据透传。同时也给需要使用数据量比较大的应用场景,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样例。

 

 

完整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原文档。

 

单片机

长按扫码关注公众号 

 

更多资讯,尽在STM32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原文档


原文标题:应用笔记|S2-LP 的 FIFO 机制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STM32单片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