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智能化路灯杆合理布设及优化方法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它的基础设施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学校园普遍存在面积大、人口密集等特点,特别是现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晚自习,为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需要提高校园内的照明。然而,在实际的使用情况中,由于缺乏管理,年久失修等原因,校园路灯照明情况始终不尽如人意。

路灯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照明研究也不断深入,其中,结合高校校园照明特点,深入讨论了校园照明设计的原则,并针对校园内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校园路灯照明的现状,提出了校园路灯照明设计以及节能的建议与措施,对于校园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现场调查,结合目前高校校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按校园道路主次确定灯具布点方式等优化建议 。  

一、目前大学校园智能化照明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等院校校园道路照明标准

由于目前国内还未出台高校校园照明的相关标准,本文将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一一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和《城区照明指南》,并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对高校校园照明进行相关研究。

2、路灯运行环境

学校环境不同于城市道路,学校内有假山、湖泊、人行道等,但学校安装路灯之初未考虑到实际情况,仅采用两种安装方式。大校内基本上使用两种灯:一种高6米LED灯,另一种为高4米的太阳能路灯。由于学校近几年美化工作不断在加强,校园某些地方树木比较旺盛,特别是老校区,有不少路灯被树木遮挡,导致照明效果欠佳。

3、路灯管理

由于学校大面积有 3300 多亩,因此路灯的分布比较广,不易管理。此外,由于校区路灯设施投入使用已有若干年,有些灯具因未及时维修已无法正常使用:例如在校园靠近餐厅的地方有几盏灯忽明忽暗,有时还会熄灯,给过往师生造成较大的不便。

4、路灯的布点方式欠合理

路灯的布点方式一般可分为单侧分布、双侧分布,双侧分布又可以分为交错分布和对称分布。目前,大学校园采用上述所有布点方式,但未考虑到实际道路情况。例在维实路部分路灯采用单侧布灯,但实际路面较宽,属于主干道,亮度不够,因此夜间行路多有不便,影响学生的行走速度。

5、路灯管理方式欠合理

大学校内的路灯基本上是整夜照明,这样的照明方式会造成能耗浪费,因为大学校园内基本上在晚上12:00后已经无人,因此在一些非主干道实行全夜照明会造成能源浪费。

二、校园路灯智能化安装优化方案

1、按道路等级合理安排路灯布点

校园内按照主次道路安排路灯布点方式,在行知路、维实路、维新路灯主干道路上采取双侧对称布点方式。由于在这几条道路人流较为密集,因此应该采用高杆照明。在励学路等夜晚行人较少的道路采用单侧布点方式。

2、按照道路主次不同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为了既满足校园的日常照明需求,尽量减少日常的维护量,又体现校园的艺术性和美观,可以采用主次道路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主干道路,例如行知路、维实路采用SVIP-3206校园智慧路灯。SVIP-3206校园智慧路灯具有发光效率高、透雾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室外照明中最为普遍在次要道路和部分幽静的区域,采用LED灯。

3、按照时间对学校主次道路实行不同照明方式

根据调查,大学的路灯是全夜照明的,基于大学校园的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因此这样的照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能源。因此,通过SVIP-3206校园智慧路灯控制系统平台可以采取主次道路实行不同的照明方式。在主干道路上,例如行知路、维新路、励学路采用全夜照明;而在初阳路等次要道路采用半夜照明。  

三、结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和教职工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的安装路灯会给大家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会有效的减少校园内的安全事故,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因此,学校对校园内路灯的管理与优化应该尽快进行和落实。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