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Halow比NB-IoT和LoRa有何优势?

物联网

767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随着玩家增多和竞争差异缩小,物联网通信行业持续内卷,包括NB-IoT、Cat.1、低功耗蓝牙等连接技术都有涉及。

大多数通信企业并不想盲目参与“价格战”,希望坚持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追求以健康的方式降低成本并回馈行业。但洗牌在即,生存的方式并不只有一种。正如物联传媒此前报导:扩展无线通信技术布局,积极加入新的赛道并开辟新的市场,是IoT通信企业们的共同目标

物联网通信产品的客户也是如此。因为并不单独对某种连接技术产生信仰或排他,影响商业决策的因素始终是需求、功耗、成本、性价比、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

基于这样的供需诉求变化,Wi-Fi Halow通信技术再度进入了物联网行业视野。

移远通信今年3月宣布推出全新的Wi-Fi HaLow模组FGH100M,称该产品具有远距离数据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简单、信号穿透力强等优势,适用于家庭和工业自动化、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建筑、仓库、零售店、校园等场景。

更早前的1月份,电子设备制造商群光电子宣布与Wi-Fi Halow芯片设计公司摩尔斯微(Morse Micro)合作,表示将推出搭载摩尔斯微MM6108芯片的物联网安防摄像头。

另外在投融资市场,2022年9月,摩尔斯微宣布完成1.4亿美元B轮融资;同年10月,同是Wi-Fi Halow芯片设计公司的泰芯半导体获得了由格力电器、方广资本领投的过亿元B轮融资。玩家们陆续拿到融资也是行业被关注的一定体现。

Wi-Fi Halow能否成为变局下的好选择?我们能否梳理Wi-Fi Halow的技术特征、产品进展、应用渗透、玩家格局、频谱授权等内容以对行业形成基本准确认知?通过物联传媒记者对行业明星企业——摩尔斯微的大中华区总经理Eddie Chang先生的调研采访,我们得到了一些回答……

Wi-Fi Halow相比NB-IoT和LoRa有独特优势

早在2016年,Wi-Fi Halow标准(802.11ah)就经Wi-Fi联盟确立,当时IoT概念被广泛关注,Wi-Fi Halow目标面向物联网,所以它不仅与传统Wi-Fi对比,也与其他物联网小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Wi-Fi Halow的关键能力可从3个方面叙述:

1)满足用户对Wi-Fi传输距离、穿墙能力的更高需求,技术类型上主要对标Wi-Fi 4/5/6。

与其他Wi-Fi将工作频段设计在2.4GHz、5GHz或更高频的6GHz不同,Wi-Fi Halow工作在低于1GHz的频段(约900MHz),因此原理上就具有较传统Wi-Fi更远的覆盖范围和更强的穿透能力——理想条件下,Wi-Fi Halow的通信距离可达1公里甚至以上,满足中长距离通信要求

2)满足用户对传输数据量的进一步需求,技术类型上主要对标LoRa。

LoRa同样工作在Sub-1GHz频段,在远距离特性上与Wi-Fi Halow相当,但前者信道宽度仅有KHz级别,对比Wi-Fi Halow信道宽度最小1MHz,LoRa的传输数据量并不如Wi-Fi Halow,因此仅能支持一些简单数据传输应用,而类似传影音的需求要Wi-Fi Halow才能满足。

3)满足用户希望节省月/年套餐资费的需求,技术类型上主要对标NB-IoT、3G、4G等蜂窝通信网络。因为Wi-Fi Halow属于非蜂窝技术,天然不产生套餐资费。

至于Wi-Fi Halow的其他特性,还包括采用最新的WPA3安全标准,满足企业级安全需求等方面。

NB-IoT

综合以上,Wi-Fi Halow尝试为用户解决市面上现有解决方案中“传统Wi-Fi不够远、LoRa不够用、不想为NB-IoT付月费”的痛点,此时Wi-Fi Halow适合的应用场景也可分为2类:

1)对传输距离需求更大,允许低速传输的应用,如可能面临穿墙问题的智能家居硬件类应用、商超电子价签应用、工业/商业大空间的控制管理类应用;

2)对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传输数据量都有要求的图传应用,如网络摄像头、可视门铃、商业/工业场景监控、无人机、狩猎相机等各种跟影像相关的应用。

另外从经济层面考虑:

尽管Wi-Fi Halow目前因规模量等原因并不算是一项便宜的技术,但基于“不需要固定套餐资费”、“穿墙/穿透性强且单点支持的设备数量超过其他技术类型进而可减少网关等中间设备的部署安装费”这两点特征,从长期运营的角度来看,Wi-Fi Halow反而有望缩减项目成本开支。

现在Wi-Fi Halow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从2016年标准初立,到2021年Wi-Fi联盟开始支持Wi-Fi Halow产品认证,Wi-Fi Halow的前5年实际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外界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大多时候都需要从0开始介绍。

但大约自2022年开始,Wi-Fi Halow的热度便持续上升。相比于询问该技术是什么,客户更多在询问怎样应用Wi-Fi Halow以改良产品或方案。有关Wi-Fi Halow的模块、终端产品也已经在市场上出货。

“以摩尔斯微为例,目前公司每个月的业绩表现都赢过上个月,每个季度都赢过上个季度。过去行业提及的‘大规模走量困难’的痛点,目前并不存在。”Eddie表示。

摩尔斯微定位为芯片设计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Wi-Fi Halow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Andy均有超过10年IC设计经验且都曾在博通任职,他们相信Halow技术的弹性和特性能支持物联网众多应用。

公司总部设在澳大利亚悉尼,目前在美国、英国、印度、中国杭州、***或地区均设有办事处,正广泛与全球模块厂商、方案商、代理商、终端品牌等达成合作,加快促进Wi-Fi Halow的规模化应用。

至此需说明,Wi-Fi Halow整个产业的快速增长无法单独靠某一家明星企业完成,现阶段技术迭代、优先发展需求迫切的细分市场、探索新兴市场、生态融合、媒体宣传等方面都有许多工作可做。

新兴创业公司可建立专利壁垒

不担心高通、博通的突然进入

 

据笔者了解,在Wi-Fi Halow芯片设计赛道,除了摩尔斯微,目前国内有珠海泰芯半导体、国外有美国Newracom均有产品出货。但不同于Wi-Fi6、Wi-Fi7有高通、博通等头部大厂的深度参与,Wi-Fi Halow似乎更是新兴创业公司的生意。

究其原因,与物联网碎片化、分散化的特征有所关联。

进一步说,高通、博通等大厂更为注重主流市场或收入贡献大的单个客户,他们的目标客户比较集中在手机、路由器这样的赛道,需要由Wi-Fi6/6E、Wi-Fi7等技术来完成产品更新迭代。

反推下来,IoT赛道的营收体量更适合有热忱的创业企业来做。而由于提前布局,Wi-Fi Halow创业公司有机会持续提高技术水平、建立专利,在半导体世界建立一块关键话语权。

国内频谱分配尚未明确,企业产品以外销为主

围绕Wi-Fi Halow,目前各国或地区的频谱分配并不相同,比如美国使用902-928MHz(有26MHz可使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使用915-928MHz,欧洲在863-868MHz以及915.8-919.4MHz之间划分出了8MHz频谱,韩国使用917-923.5MHz,日本使用920.5-928.1MHz。中国对此的频谱划分则还未明确,故目前大多企业的产品以销往海外为主

写在最后

由于Wi-Fi Halow面向的物联网产业存在多种多样的连接技术和需求各异的应用领域,一篇文章并不能叙述完全Wi-Fi Halow的产业细节。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