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下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描述

北京时间5月17日凌晨,特斯拉举行了2023股东大会,会上马斯克展示了Tesla Bot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并发布网络宣传视频。马斯克表示,人形机器人将会是今后特斯拉主要的长期价值来源。“如果在人形机器人和人的比例是2比1左右,那么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量可能是100亿乃至200亿个,会远超电动车的数量。”

马斯克的这一段豪言,传导至大洋彼岸就化为了推高股价的层层波浪。

以5月22日为例,A股机器人概念股中,优德精密涨17.94%,远方信息、汉王科技、晋拓股份、中大力德、柯力传感、睿能科技6只个股涨停,其中中大力德3天内第二次涨停,柯力传感和睿能科技均为两连板,而作为次新股的丰立智能,5月22日开盘涨超5%,一番跌宕后于10:20冲上涨停板,连续三个交易日实现20CM涨停,股价报收39.68元,近6个交易日以来涨幅已超86%。

此外,美亚柏科、百胜智能、新特电气、熵基科技、精工科技、汇纳科技涨超7%。

多家企业释放出涉猎“人形机器人”信号

有机构在相关研报中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持续推进中。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大趋势下,国产高性价比的零部件优势凸显,有望在全球获取更大的份额。对于整个机器人行业,今年在基本面有拐点、政策有催化、市场有主题的共振下,机器人行业将望迎来整体性机会。

或许,也正是在系列利好的助推下,不少供应链企业纷纷加入“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队列,并先后通过互动平台等渠道,传达出企业已参与或有能力涉猎人形机器人相关环节的信息。

早前,便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就人形机器人相关问题向奥比中光发出提问。

“人形机器人可以使用到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如单目、双目结构光,Lidar等。公司3D视觉感知技术是为人工智能提供三维视觉能力的关键共性技术,也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传统机器人无法实现‘手、脚、眼’兼具,应用场景大幅受限,而未来的机器人将和人类一样,大量信息都将通过视觉感知获取。人形机器人需要像人一样自主移动、识别和交互,所以相较于其他类型机器人,对3D视觉有更直接且必要的需求。”奥比中光答复道。

“公司3D视觉传感器模拟人类眼睛的功能,实时建立规划路线,全面感知空间环境状况,并转化成深度场景,可为机器人提供更为准确的导航与路径规划、环境感知、物体识别与抓取等能力,从而有机会结合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机器人实现自主学习与适应性。”

就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立讯精密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基于对电子相关产业所需工艺的深度掌握,公司进入人形机器人等相关新兴产业具备成熟的能力与商业基础。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在精密智能制造上发挥人工智能优势,从良效率、成本等多个方面为公司赋能。

而中威电子也在互动平台透露,本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华夏天信(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分为轨道式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和全地形机器人三大类,通过搭载各类电机传感器监测机电设备的震动和温度等信息,实时传给机器人分析,实现AI自主监测、深度学习、多级自动避障、高精度复合定位等各项功能,并通过智能机器人软件平台实现对机器人及传感器的全面配置、管理和控制。

同时,三丰智能也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高度聚焦工业机器人等核心产品及相关自动化领域,公司密切跟踪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动态,结合人形机器人制造工艺对自动化物流装备的需求,积极拓展AGV机器人和智能立库业务在相关市场的应用场景。

对此,江苏雷利透露,公司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研发的线性传动组件、空心杯电机、精密齿轮箱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与此相同的还有汉宇集团,其表示,公司参股子公司同川科技的谐波减速器可以应用在人形机器人上,谐波减速器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及销售。

全志科技则直言,小米仿生四足机器人"铁蛋"搭载了公司的芯片产品。

而5月12日,鸣志电器也在其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专注于手掌模组及指模所用的控制电机模组的研发和制造。基于公司具备了该类控制电机模组的核心研发与制造技术,因此公司获得了该领域头部企业的关注以及合作意向。公司目前已经向该领域头部客户提交了全套技术方案及样机,供客户作可靠性及实际应用的测试验证。

除此之外,像绿的谐波等企业也表现出了进军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坚定意图。

“被”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们的澄清

与一些机器人相关企业的频频示好不同,也有一些核心零部件企业,主动表示暂无人形机器人方面的应用。如中大力德便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精密减速器无相关人形智能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在5月18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赛为智能也就“公司目前是否有进行人形机器人或者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技术储备?”的问题,进行否认,其称,目前公司暂无进行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储备,公司的技术积累和储备目前都集中于工业巡检机器人相关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完善产品功能。

同时,柯力传感也就“柯力传感预计将实现2023年业绩增长30%-50%,净利润可达3.5亿”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除了预期的特斯拉机器人外,还跟其他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公司有技术合作”等相关传闻进行澄清,其核查后表示,公司及公司相关人员从未在调研过程中发表过任何关于2023年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测及承诺,以及公司与特斯拉等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的观点;相关市场传闻均不属实,公司未与特斯拉及其他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公司有技术合作。

在人形机器人概念热潮推动下喜提多个涨停板的丰立智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生产的精密减速器产品目前尚未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没有签署相关协议;公司与本次广交会沟通交流的意向客户业务上尚无实质性进展。

华昌达也表示,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没有技术储备,公司不生产机器人本体。

中短期下的人形机器人走势

一边是主动靠拢,一边则是主动澄清,由此也不难看出,人形机器人概念虽然火热,但从中短期来看,各大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对此也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此,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认为,中短期内,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几乎没有规模化应用的可能性,一方面制造业场景对人形机器人性能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相比于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不管是效率上还是成本上都不具备应用优势。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对人形设计和AI需求更高的服务和特种领域率先商业化落地。

有投资者则认为,机器人是一个体量庞大的赛道,底层核心技术是相通的,人形机器人的进步取决于人工智能水平的整体进一步发展。就当下投资而言,更关注的是在下游有真实应用场景,尤其是对于B端企业来说,成本和投资回报率都是最大的考虑因素。

但从渗透率和规模来看,未来几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有望获得持续的大幅增长。

GGII预计,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中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5%,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未来,随着各类技术的不断涌现,人形机器人赛道或还将会迎来全新的巨变机会,这对于国产核心零部件企业或许是一次难得的弯道超车良机。

审核编辑 :李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