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消费者的汽车偏好有何不同?

汽车电子

2375人已加入

描述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大变局的重要关口,产业价值链在重塑,新的格局在形成。  

普华永道近日发布了《2023年数字化汽车报告》。报告指出,在美国和德国,汽油是最受欢迎的发动机类型,其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而中国消费者表现出相反的偏好,纯电动汽车是最受欢迎的,领先于混合动力和燃油机。

上述报告对3000名来自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消费者进行调研,内容主要围绕汽车行业四大发展趋势CASE(Connected智能互联、Automated无人驾驶、Smart Mobility智能出行、Electric电动化)。

  ▍国内更青睐纯电动汽车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表示,消费者的出行偏好不断变化。在智能互联和无人驾驶方面,中国消费者对智能互联功能依然抱有极高的热情和开放态度,而自动驾驶仍面临技术飞跃及商业化应用的挑战。从动力系统的偏好来看,电动化势不可挡,相较于德国和美国的消费者,中国消费者更喜欢纯电动汽车。

智能互联  

在汽车互联服务方面(Connected),消费者最优先考虑的是安全+导航,并且智能手机车内投射越来越重要。

相比于德国和美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对智能互联重视及接受程度更高,可以更全面地感知智能互联功能带来的便捷,因此,若主机厂可以提供功能完善、服务流畅的全套互联功能,中国消费者也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德美受访者表示针对互联服务的可接受价格约为20欧元/月的费用,在中国则是其两倍。

智能互联

智能互联  

无人驾驶方面(Automated),各国消费者对按需功能的高度期待超出专家意料。

中国消费者尤其希望在拥堵自动驾驶辅助、停车导航以及延长续航里程方面实现突破。

调研也发现,虽然中国消费者对于L4、L5级别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远高于德国和美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不愿意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支付溢价。

  智能互联

对比德国和美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很低的情况,中国消费者持更开放态度。报告显示,德国和美国受访者对L4级自动驾驶汽车持质疑态度,60%—70%的人表示不信任,而中国仅15%。

智能出行(Smart Mobility)方面,多种拥车模式的组合更能适应消费者不同时期的出行需求。消费者迎接新模式的态度超乎想象。购买新车是各国消费者的首要选择。虽然订阅模式近几年在中国市场规模较小,但通过本次调研发现,愿意尝试订阅模式的中国消费者比例大幅提升,也对线上购车持更开放的态度。

电动化(Electric)方面,在美国和德国,汽油是最受欢迎的发动机类型,其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国消费者表现出相反的偏好,纯电动汽车是最受欢迎的,领先于混合动力和燃油机。其中,德国受访者对BEV(纯电动汽车)汽车仍持犹豫态度,仅35%的人表示考虑购买;美国的接受程度更高,达50%;中国对BEV的接受度超过90%。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汽车行业合伙人蒋逸明认为,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带来了围绕其价值链的价值挖掘机会,其中充电及电池是尤为关键的价值链条。充电价值链从能源供给开始,贯穿充电站设立、充电设施制造、充电设施安装与维护、充电站运营、双向充电、电动出行服务提供商,结束于能源系统整合。电池价值链始于蓄电池生产,经历电池装车、车辆/电池使用、双向充电、电池更换、电池二次利用,终结于电池回收。两条价值链交汇于双向充电,是充电及电池价值链中重要的价值挖掘点。

  ▍车企需在数字时代跟上步伐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德国车企派出强大的参展阵容证明。德国车企三分之一的乘用车销售依赖中国市场。出席车展的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泽说:“我们汽车具有的许多功能是在中国获得的灵感。中国市场走在了全球的前面。”

此外,大众集团的高管也曾表示,该公司无可匹敌的全球规模将帮助它赢得平价电动汽车的竞争,但如果销量下降,这种产能也有可能从幸事变成祸端。截至今年4月,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大众。

路透社的报道称,在内燃机时代,德国汽车在中国曾被视为全球工程技术的顶峰,而在电动时代,德国车企正在向已经迅速转向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并使自己脱颖而出的中国同行学习。

  德国车企倾向于把新型电动汽车作为它们的内燃机车型的电动版来营销,这表明这些公司尚未完成把电动化作为优先任务的心态转变。

中国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如果外国品牌顽固坚持它们的想法,它们将被逐步淘汰。”

一位中国电动汽车博主表示,德国车企已经主动与中国电动汽车博主、营销专家和其他人士接触,以收集对于中国市场的深刻见解。

分析人士称,欧洲老牌汽车品牌必须学习中国车企的做法,以便在数字时代跟上步伐。

  此外,前程无忧于近日发布《2023汽车行业人才职业状态观察报告》也显示,汽车边界不断拓宽的同时,汽车人才也在重构。一项调查显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职业和岗位急速增长。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经验丰富、拥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热门”,智能电动汽车人才总体薪酬处于中高水平。

  其中,涨薪职位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自动驾驶、高精地图、车规级芯片等领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转型升级方向,车企之间对相关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据调研,企业为保留数字化人才提供了相对高位的调薪幅度。近一年以来,39%数字化职位人才实现薪资上调。

  汽车的边界在不断拓宽和重塑,汽车人才也在不断重构。报告显示,整体而言,汽车行业属于人才净流入,与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通信行业间流动最频繁。在具体的人才输送来源中,来自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最多,占比接近20%,其次是人工智能领域和企业服务领域。

  普华永道全球汽车行业首席合伙人哈罗德·伟默表示,汽车行业参与者在互联、电动、自动和智慧出行方面面临着战略挑战。为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汽车行业参与者需要完善其用户界面,为不同的客户需求创造差异化的体验。对汽车销售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并加快提升商业模式。未来,建立超越核心业务的生态系统将是主机厂成功的关键。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