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双晶体管晶体振荡器电路

描述

下面的波形发生器是一个双晶体管晶体振荡器电路,性能卓越,构建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线圈或扼流圈。价格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晶体,因为其他元素的总成本几乎不是几美元。晶体管Q1和几个相邻部分构成振荡器电路。

双晶体管

晶体的接地路径由 C6、R7 和 C4 定向。在C6和R7结中,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阻抗位置,RF施加到发射极-跟随放大器Q2。

C6/R7结处的波形形状实际上是一个几乎完美的正弦波。Q2 发射极处的输出幅度范围约为 2 至 6 伏峰峰值,具体取决于晶体的 Q 因数以及电容器的 C1 和 C2 值。

C1和C2值决定了电路的频率范围。对于低于1 MHz的晶体频率,C1和C2应为2700 pF(.0027 p,F)。对于 1 MHz 和 5 MHz 之间的频率,这些可以是 680pF 电容器;对于 5 MHz 和 20 MHz,您可以应用 200 pF 电容器。

您可以尝试使用这些电容器的值进行测试,以获得外观最精细的正弦波输出。此外,电容C6的调整会对两个输出电平和波形的整体形状产生影响。

零件清单

电阻器

(所有电阻器均为瓦特,5% 单位。

R1-R5-1k R6-27k R7-270欧姆

R8-100k

电容器 C1,C2 - 见文本 C3,C5-0.1-p.F,陶瓷盘

C6-10 pF 至 100 pF,微调器

半导体 Q1、

Q2-2N3904

XTAL1—见文本

锯齿发电机电路

在锯齿发生器电路中,Q1、D1-D3、R1、R2 和 R7 部件的配置类似于简单的恒流发生器电路,该电路以恒定电流为电容器 C1 充电。这种恒定的充电电流在C1上产生线性增加的电压。

双晶体管

晶体管Q2和Q3像达林顿对一样操纵,将电压通过C1推到输出,没有负载或失真效应。

一旦C1周围的电压增加到电源电压的70%左右,栅极U1-a就会激活,触发U1-b输出变为高电平并短暂开启Q4;当电容器 C1 放电时继续导通。

这将完成一个循环并启动下一个循环。该电路的输出频率由R7控制,R30提供约3 Hz的低端频率和约3.《》 kHz的高端频率。

频率范围可以通过减小C1的值来增加,并通过增加C1的值来降低。保持Q4的峰值放电电流得到控制。C1 不应大于 0.27 uF。

零件清单

双晶体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