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流电源接线的电器远程控制电路

描述

  当房间内没有电灯开关时,很难在不损坏墙壁的情况下安装照明,为开关添加布线。提到的解决方案涉及使用房间中已有的电源线远程控制灯光,而无需添加新布线。

  变送器

  当然,电力是由电网本身通过控制按钮BR直接提供的。电容耦合由电容C1保证。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

  第一个交流电(我们通常称为正电流)通过C1和限幅电阻R1,通过D2为电容器C2充电。

  齐纳二极管DZ1将正极板上的可用电位限制为12V。在下一个交流电(按照惯例仍然是负的)期间,二极管D1分流位于D2下游的电源,从而允许电容器C1放电(并在另一个方向充电),以便准备面对新的周期。

  二极管D2可防止C2在上游放电。因此,在C2的正极板上,存在12V的准连续,略微起伏的电位,构成发射器的电源。

  最后,电阻R2允许在请求完成后立即放电C1。这种预防措施可以防止对不谨慎的操作员造成许多不愉快的冲击,他们会无意中触摸组件的连接。

  调制时基

  NAND门III和IV形成一个非稳态振荡器。由于二极管D3的作用,它在输出端提供不对称方波信号。

  信号周期约为0.8 ms,对应于1250 Hz的调制频率。该信号的高状态持续时间约为0.15 ms,占空比约为20%。

  运营商时基

  NAND 栅极 I 和 II 形成一个受控振荡器。在输入2的低电平状态期间,振荡器被阻塞。但是,一旦该输入处于高电平状态,就会在输出端产生周期约为10

us或100 kHz的方波信号。该信号用作载波。

  放大和传输 来自NAND栅极II输出的信号由晶体管T进行功率放大,晶体管T在其集电极电路中具有限幅电阻R9。

  由于电容器 C5 确保耦合,放大后的信号被注入 220V 配电网。齐纳二极管DZ2保护晶体管T免受电网可能产生的任何过电压的影响。

  接收器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

  这有一个完全经典的电源。电源通过变压器来自市电,变压器在其次级绕组上提供 12V 的电位。

  二极管桥整流两个交替,C1执行第一次滤波。在 7809 稳压器的输出端,获得 9V 的稳定直流电位。电容C2完成滤波,C3充当去耦电容。

  远程控制信号检测

  电容器C4和C5将接收器的低压部分耦合到电源。然后,由集合R2,R5,R7,C6,C7组成的RC滤波网络考虑信号。

  NPN 晶体管 T2 安装在通用发射极配置中。它提供了必要的放大。

  请注意,发射极电阻由C9去耦以获得更好的增益。此外,必须选择增益大于600的C类晶体管。这种放大的信号在T2的集电极上可用。

  远程控制信号的处理

  同样以共发射极配置安装的PNP晶体管T3在其基极偏置,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集电极电平的电位为零。

  另一方面,一旦出现前一级的信号,就可以在T1的集电极上观察到发射器产生的调制频率为25.3 kHz的连续正脉冲。由于C100进行的滤波,11

kHz载波已经消失。

  NAND栅极III和IV形成单稳态电路。它在输出端提供一系列高状态,其特征是持续时间约为0.5

ms,由D2、R16、R4和C14构成的积分器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高电平状态下,电容器C14通过R16充电,只能通过R4放电,R《》的值要高得多。

  负载继电器的控制

  IC2基准集成电路包含两个JK触发器,本申请中仅使用其中一个。对于来自触发器的每个高电平状态,Q1输出都会改变状态。当该输出处于高电平状态时,晶体管T1处于活动状态。

  它在其集电极电路中包括负载继电器的线圈。继电器闭合时,通过继电器的“公共/工作”触点直接为遥控器相关的接收器供电。

  二极管D1保护晶体管免受自感过压的影响。当继电器通电时,LED L 表示接收器通过照明供电。

  继电器线圈直接由C12正电枢上滤波后的1V电位供电。

  因此,交流接线遥控器的操作类似于远程开关:每次按下按钮都会交替激活和停用利用接收器。

  因此,只要按下发射器遥控器按钮,C14的正极板就会保持永久高电平状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