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之长连接负载均衡不均如何解决

描述

一、前言

本文针对我们生产上出现的流量不均的问题,介绍一下解决方案。

k8s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而网络相关的问题是其中最复杂的问题,要通过一两篇文章介绍清楚是很难的。这个流量不均的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因为kube-proxy使用了默认的iptables做负载均衡,而它是以概率的方式转发,使用长连接且连接数较少时,偏差会比较大。下面介绍两种场景。

二、场景

2.1 滚动更新负载不均

在连接数比较固定或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滚动更新时,旧 Pod 上的连接逐渐断掉,重连到新启动的 Pod 上,越先启动的 Pod 所接收到的连接数越多,造成负载不均:

负载均衡

2.2 rr 策略负载不均

假如长连接服务的不同连接的保持时长差异很大,而 ipvs 转发时默认是 rr 策略转发,如果某些后端 Pod "运气较差",它们上面的连接保持时间比较较长,而由于是 rr 转发,它们身上累计的连接数就可能较多,节点上通过 ipvsadm -Ln -t CLUSTER-IP:PORT 查看某个 service 的转发情况:

负载均衡

我们发现部分 Pod 连接数高,它们相比连接数低的 Pod 要同时处理更多的连接,消耗的资源也就相对更多从而造成负载不均。

将 kube-proxy 的 ipvs 转发模式设置为 lc (Least-Connection) ,即倾向转发给连接数少的 Pod,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也不一定,因为 ipvs 的负载均衡状态是分散在各个节点的,并没有收敛到一个地方,也就无法在全局层面感知哪个 Pod 上的连接数少,并不能真正做到 lc。可以尝试设置为 sh (Source Hashing),并且这样可以保证即便负载均衡状态没有收敛到同一个地方,也能在全局尽量保持负载均衡。

这边很多对kupe-proxy的ipvs模式可能不太了解,ipvs和iptables都是基于netfilter的,两者差别如下:

ipvs 为大型集群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ipvs 支持比 iptables 更复杂的负载均衡算法(最小负载、最少连接、加权等等)

ipvs 支持服务器健康检查和连接重试等功能

2.3、扩容失效问题 在连接数比较固定或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工作负载在 HPA 自动扩容时,由于是长链接,连接数又比较固定,所有连接都 "固化" 在之前的 Pod 上,新扩出的 Pod 几乎没有连接,造成之前的 Pod 高负载,而扩出来的 Pod 又无法分担压力,导致扩容失效:

负载均衡

三、最佳实践

业务层面自动重连,避免连接 "固化" 到某个后端 Pod 上。比如周期性定时重连,或者一个连接中处理的请求数达到阈值后自动重连。

不直接请求后端,通过七层代理访问。比如 gRPC 协议,可以 使用 nginx ingress 转发 gRPC,也可以 使用 istio 转发 gRPC,这样对于 gRPC 这样多个请求复用同一个长连接的场景,经过七层代理后,可以自动拆分请求,在请求级别负载均衡。

kube-proxy 的 ipvs 转发策略设置为 sh (--ipvs-scheduler=sh)。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