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差分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武汉风河智能科技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北斗差分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武汉风河智能科技

输电线路运行负荷和气象条件的变化会造成线路弧垂产生变化,过大的弧垂容易造成相间短路等事故隐患,也限制了线路的输送能力,特别是在大跨越、交叉跨越和人烟密集地段。

传统的倾角测量法和对地测距法容易受风力、导线下方地形地貌和植被生长情况影响。风河智能自研的FH-900H弧垂装置,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系统,利用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对输电线路各点位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GPRS/3G/4G及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导线弧垂的实时监测。

导线弧垂监测系统由监测基准站和监测移动站组成。

监测基准站内置卫星接收机、无线通信发射模块,负责接收卫星数据,并通过LORA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监测移动站。

监测移动站内置卫星接收机、无线通信接收模块、无线通信发射模块,同时接收卫星和卫星基准站数据,并将解算出的空间位置数据周期性发送至显示终端。

工作原理:

差分定位原理

相对定位又称差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分为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动态相对定位是采用载波相位动态差分方法,一般包括基准站、移动站、数据链部分;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事采集实时的GNS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实时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定位信息。

弧垂监测原理

监测装置(移动站)安装在输电线路导线的最低点,监测点高程的变化量即为导线弧垂的变化量,因此,在安装监测装置(移动站)时测量出导线的初始弧垂,同时记录下监测装置(移动站)时测量出导线的初始弧垂,同时记录下监测装置(移动站)的初始高程。移动站实时输出的高程与初始高程相减,叠加在初始弧垂上,即为输电线路的实时弧垂。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