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留学生:在新型无粘合剂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传感新品

【大连理工留学生:在新型无粘合剂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传统的酶葡萄糖传感器表现出显著的局限性,如制造成本高、无法重复利用、酶固定过程复杂及化学稳定性差等。相比之下,NEGS由于其成本合理、易于制备、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电化学活性材料的团聚、化学稳定性差和电导率低等缺点严重降低了NEGS的检测性能。此外,在活性材料的制造过程中使用有机粘结剂会导致活性氧化还原位点的阻塞,限制葡萄糖分子及电解质离子的深层渗透和扩散。鉴于此,构建新型无粘结剂、结构合理的高效非酶葡萄糖传感器对于解决上述问题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在碳纳米线圈/泡沫镍导电框架上生长了互连自支撑的Ni3V2O8纳米片,制备了新型无粘结剂的三维分级复合电极。这种复合电极不仅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和高电导率,还具有丰富的金属性氧化还原物质和高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体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该传感器具有极快的检测时间,高检测灵敏度,低检测极限,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及良好的长期存储稳定性,并可用于精确监测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

传感动态

【全江苏省省级首家传感器产业园!在这个城市通过验收】

6月6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评审组对无锡市新吴区创建的“江苏省传感器仪器仪表产业园”进行了现场验收。该产业园依托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创建,为全省首家传感器领域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冯新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处处长施劲松、副处长戴海峰,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谢刚,新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卉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评审会。

评审组由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仪器仪表学会、省计量测试学会、省市计量测试院等专家组成。通过实地调研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园区、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听取新吴区关于省仪器仪表产业园建设情况汇报,审阅相关台账资料,以及质询和讨论等评审环节,评审组认为:无锡市新吴区创建的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政策支持明确,集聚效应明显,人才优势集中,规划论证充分,项目建设合理,载体配套完善,运营体系健全,同意认定为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评审综合得分94分。

无锡新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卉代表新吴区政府向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她说,全省首家传感器领域仪器仪表产业园的落地,得益于省市局的关心与支持、帮助与指导,为无锡高新区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注入了强大动能。她表示,新吴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树牢“质量第一”意识,一以贯之深耕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深化省级仪器仪表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谢刚感谢省市场监管局对无锡市申报认定的省级传感器仪器仪表产业园工作的支持。并表示,全市将依托无锡坚实的产业基础,以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把握产业升级新机遇,抢滩产业发展新浪潮,持续念好内培、外引、优服务,加快推动仪器仪表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全力塑造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示范标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增强产业辨识度、提高产业创新度。

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冯新南对我市通过全省首家传感器领域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验收表示祝贺。并指出,新吴区仪器仪表产业园是以传感器为主的面向未来布局发展的重点园区,全省对无锡高新区寄予厚望,希望无锡高新区继续加大仪器仪表产业园的支持与保障,在以传感器为主的仪器仪表产业方面不断探索,获得更多创新突破,不断攻克全国技术难题,让全国看到无锡,让世界看到无锡。

下一步,我局将以此次验收为契机,围绕无锡市“4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省级传感器仪器仪表产业园发展。持续加大传感器关联产业集聚,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感器集聚区。进一步强链补链和提升产业集聚度,加快推进传感器新技术自主创新和国产化替代,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传感器企业,助力提升江苏传感器产业核心竞争力。

【韩国教育部官宣:AI赋能的教科书将在2025年进入中小学课堂】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教育部周四宣布,从2025年开始获得AI赋能的数字教科书将进入中小学课堂,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数字教科书也是韩国政府数字教育创新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利用VR(元宇宙)和交互式AI科技,为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不同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学习材料。韩国教育部表示,对于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学生,“AI数字教科书”将会推荐一些较为基础的任务,例如理解基本的概念;而面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AI教科书”则会展开课题讨论、短文撰写等项目。

传感器

韩国教育部也在官网披露了完整项目的文件,以及落实的时间表。

从2025年春季开始,韩国小学三、四年级,以及初一和高一的学生将用上数学、英语和信息科技课程的AI教科书。2026年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二的学生也将加入“AI阵营”,同时课程范围扩大至韩语、社会知识、科学技术和家庭经济学等科目。2027年接受AI升级的历史课程也将出现在韩国学生手中。而一系列高中课程的AI赋能,都将在2028年落地。

到2028年后,除了一些得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或是当面教学效果明显更好)的课程,诸如体育、道德和音乐课外,其余的中小学课本都将用上AI。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太小,不太适合与电子产品进行交互,所以不会被纳入AI教科书的项目中。

要对中小学课本进行改革,整个项目包含着不少的细节。根据韩国教育部的文件,“AI电子书”的平台应基于云服务,同时应开发标准的网页便于使用。

最为重要的是,私营部门将会是开发“AI教科书”的主体,韩国教育部和政府机构将会牵头搞一个“统一学业数据系统”,类似于管理用户数据的平台和登陆窗口。定价方面,韩国的AI教科书将采取订阅制模式。同时在2025年落地初期,将采取“临时替代订阅模式”,意味着开发者将平分所取得的利润,以鼓励中、小出版商参与这一项目。

考虑到AI的特性,出版和数字科技公司也被要求在开发中适用一系列道德原则,包括采取手段屏蔽有害内容。同时AI教科书在完成制作后,也需要进行为期6个月的审核周期,重点让教师们测试这些教科书的功能性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AI教科书的问世并不意味着纸质教科书的时代会立刻终结。韩国教育部表示,在所有学生、家长和老师有足够的能力使用AI数字教科书,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前,纸质书和电子书将同时出现在课堂中。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成立 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人才】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媚)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6月8日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签约成立,同时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传感器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秘书长单位,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等科教机构,以及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中芯国际、北方华创(002371)等22家单位共同建设。

该产教联合体面向集成电路关键领域,打破院校企业壁垒,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高规格、高水平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经开区集成电路实践中心,为经开区企业解决产能不足、技术攻关实践场地缺乏等问题,促进基于国产化的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

据悉,联合体内院校将建设中高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拟于今年9月招收第一批新生约300人,3年内逐步扩大各层级产业人才的培养数量。2024年开始招收联合体企业一线职工进入联合体院校深造。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孙其军表示,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是北京下一步申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新的突破口,是对“经开区搭台、企业出题、学校答题”的产城教融合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也是北京职业院校紧密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主动融入“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积极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一级巡视员袁立洪表示,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的成立,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战略工作和积极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为集成电路发展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有力促进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是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践。经开区管委会将充分发挥园区属地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大对产教联合体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更好地推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电科党委书记张启鸿表示,学校将依托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加快集成电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两个专业的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共性技术服务新平台、解决企业实际生产新问题,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全链条,闯出一条校企协同、工学交替、多元育人的新路子,努力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高地。

【高达220亿欧元!欧委会批准为半导体研发提供巨额资金支持】

当地时间周四(6月8日),欧盟委员会在官网宣布,其批准向“欧洲共同利益重点项目”提供81亿欧元(约86亿美元)的公共支持,以推动微电子和通信技术在价值链中的技术开发和早期部署。

传感器

这一项目名为“IPCEI ME/CT”(欧洲共同利益重点项目 微电子和通信技术),是欧盟芯片法案的组成部分之一。14个成员国将为此提供高达81亿欧元的公共资金,预计还将释放额外的137亿欧元私人投资,总额约为220亿欧元(约合236.6亿美元)。

欧委会表示,IPCEI涉及56家企业的68个项目,所有的68个项目都是为了开发超越市场目前提供的技术。新闻稿写道,项目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目标:一、创造创新的微电子和通信解决方案;二、开发节能和资源节约型电子系统和制造方法。

它们能为许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包括通信(5G和6G)、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另外还能支持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积极参与能源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公司。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在新闻稿中表示,今天批准的项目再次证明了芯片法案能在整个欧洲半导体价值链中带动大量公共和私人投资。他补充道,欧洲正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布雷顿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欧盟的芯片法案触发了220亿欧元的投资,“68个项目,56家企业,20个欧洲国家,数千个工作岗位。”“半导体对欧盟技术和工业领导地位、供应安全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欧盟曾占据全球芯片市场40%以上的份额,但这一比例目前已经下降到10%左右。2021年开始的全球芯片短缺一度严重影响了欧盟各行业,其中汽车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凸显欧盟对境外芯片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欧盟方面希望芯片法案能把当地芯片产能从目前占全球10%提升到2030年的20%,追赶上美国和亚洲的发展程度。截至今日,英特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格芯、Wolfspeed等都宣布了在欧洲的新投资项目。

上月有消息称,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正洽谈获得德国政府补贴,计划覆盖德国新半导体工厂50%建造成本。

【欧盟考虑强制禁用华为设备参与5G建设?外交部回应】

集微网消息,6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会上,有记者提问“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正在考虑出台强制禁令,禁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汪文斌表示,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口口声声说华为存在安全风险,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这是典型的有罪推定、睁眼说瞎话。美国动员全政府的力量打压华为这样一家中国民营企业,这是典型的胁迫外交和科技霸凌。华为在欧洲运营多年,不仅从未危害欧洲国家安全,而且有力促进了欧洲电信领域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如果欧方不顾上述事实执意禁用华为,将公然违背其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原则。希望欧方言行一致,避免泛政治化、泛安全化,作出符合经济理性和自身利益的决策。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