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年,大润科技绝缘线业务营收就实现翻番,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润科技这三年中又做了哪些准备呢?
三年疫情,对所有企业、所有人都是一段难熬的时光,今天我们再度来到大润科技贵州安顺市工厂——安顺市乾辰谷材科技有限公司,对话深圳市大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斗,疫情三年,他们又会有哪些变化呢?
趁“新”而来 三年翻番
大润科技总经理王金斗表示,“这3年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基本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三层绝缘线年销售6000万~8000万增长至2022年超过1亿。2020年开始生产各种精密微细线,2022年产值也达到1.2亿左右,三层绝缘线加微细线突破2亿产值。”
乘着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储能等产业的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和储能市场需求爆发的推动下,大润科技短短三年即实现业绩翻番,以2022年营收结构看,三层绝缘线占比约50%,QPN线、FIW线占比约15%,微细线、裸铜占比约35%,预测2023年:QPN线、FIW线、膜包线、微细线和裸铜等新能源相关线材占比已达到50%。
“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
来到贵州安顺前,大润科技已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顶层设计,在2015至2018年就在布局此方面,要把电源磁性线性新材料做齐全;二是安规认证与资质要全面;三是市场调查与产品性能及品质需要达到市场预期,四是要以什么样的企业发展模式与企业销售模式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
王金斗表示,“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从传统的三层绝缘线到电源磁性线性新材料全产业链(全磁性新材料),大润科技在来投资前就已做好规划。我们要时刻要思考能为这个行业做点什么,而不是在这个行业里能做什么,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找到自身定位。”
大润科技自2018年布局,2020年投产电源磁性线性新材料,2020年实现批量出货,正是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布局,才有了大润科技疫情3年间的“逆势增长”。
一年一小变、 三年一大变、五年一巨变
2020年我们探访大润科技,彼时深圳和安顺两地合计才不到40条三层绝缘线产线(台设备),而如今其三层绝缘线产线已扩产至接近120条(台)。一方面,深圳的6条产线目前已全部转移至安顺“乾辰谷材”,期间不断进行扩产,厂房也从1栋增加至3栋(30000平方以上);另一方面,整个产业链来相比此前也变得更长,从传统的三层绝缘线,扩展至拉丝、挤出、漆包、自粘、线饼加工、绞线、膜包、压方等磁性元件线材相关8个环节已全部建立起来。
王金斗表示,“公司对发展的要求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一巨变,来到安顺这五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公司的发展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希望今年年底5周年时能够达到质变的目标。”
短短3年时间,大润科技已从单一的传统三层绝缘线打造出电源磁性线性新材料全产业链配套生产能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聚焦“新未来产业” 再造一个“大润科技”
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亮眼的业绩,但王金斗对于大润科技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虽已形成电源磁性线性新材料全产业链配套能力,但仍需要强链、补链、完链的过程,这也是大润科技今年的工作重心。”
2023年,大润科技规划的产值目标是超过3亿元,其中三层绝缘线1.2亿以上,微细线2亿以上。
王金斗认为,消费相关业务接下来将会逐渐成为补充类业务,公司将瞄准:“新能源、新生活、新基建”三大领域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大润科技需要去争取市场的方向,在我们的规划中,每年至少有30%以上的增长,并计划再找一个“枢纽”,发展大润科技新材料产业城,约占面积200亩左右,年产量3.5万吨以上,未来5-10年间,规划将产值做到30亿以上。”王金斗如此说到。
为了配合这一目标,大润科技也从多个方面铆足了劲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一是不断补齐企业相关资质。3年间,大润科技先后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安顺市科技型企业,接下来将申请省级技术中心和科创中心。
二是品控体系不断完善。VDE、UL、TS16949、等认证和升级均已通过,目前正在申请“军标体系”、ISO45000认证。
三是实验室的升级与扩建。除了硬件相比两年前翻了一番外,还通过了安顺市科技局实验室资质认证,目前正在申请CNAS实验室。
四是人才培养。一方面跟贵州大学合作设立产学研基地、博士流通站、先进材料研究基地等,另一方面从国家中科院引进新材料博士,今年将向贵州大学成立引进研发人员20名左右。
多管齐下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专利数量为例,2022年大润科技通过的专利申请17项,其中发明专利有6项,今年正在申报的专利数已超过了20项。
结语
从三层绝缘线到电磁线新材料全产业链产品,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新生活、新基建三大领域,大润科技一步一个脚印,紧握时代的脉搏,最终实现自我的蜕变。期待他们未来会有更优秀的产品和更加精彩的表现。
审核编辑:汤梓红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