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p协议的特性有哪些 udp的应用原理

描述

  udp协议的特性有哪些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具有以下特性:

  非面向连接:在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也不需要等待应答,直接发送数据包,因此传输效率高。

  无需拥塞控制:因为UDP不支持拥塞控制,所以传输速度相对于TCP来说更快,但也可能导致网络拥堵。

  不可靠传输:UDP没有重传机制和顺序控制机制,发出的数据包一旦发生丢失就无法恢复,也无法保证接收方接收到数据的顺序一定是发送方发送的顺序。

  数据包大小限制:UDP数据包的大小限制是64KB以内。

  支持多播和广播:UDP允许将数据包发送给指定的多个主机,也允许将数据包广播给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

  应用场景广泛:UDP主要用于实时性要求高,但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例如实时视频、音频传输、在线游戏等。

  UDP协议具有传输效率高、可靠性低等特性,尤其适用于数据实时性高的应用场景。

  udp包含哪些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个独立的传输层协议,不包含其他协议。它仅在IP协议上增加了端口号的概念,以便能够将数据报正确地传送给目标端口。UDP不像TCP那样具有可靠性,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不提供重传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并且由于UDP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传输效率相对较高。因此,UDP适用于数据实时性要求高、但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如实时音视频传输、在线游戏等。

  udp的应用原理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其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送端将数据加上UDP头部信息(包括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形成一个UDP数据报。

  发送端获取目标IP地址,并把UDP数据报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IP地址。

  接收端收到UDP数据报后,先验证UDP头部信息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是否与自己需要的一致。

  如果一致,就将UDP数据报中的数据传递给上层应用程序;如果不一致,则直接丢弃该数据报。

  接收端可以不给发送端发送确认应答,即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因为UDP没有重传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所以在网络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UDP协议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或传输不及时。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