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管理是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应急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
加强用户安全管理
指导意见第四条提到要加强用户安全管理。其中对强化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中特别提到,要大力推广使用泄漏报警、远程监控等在线安防产品。鼓励餐饮经营单位将厨房用气从瓶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减少室内危险源。
液化石油气安全知识卡
☆ 液化气具有易燃易爆性,其爆炸极限为1.5%至9.5%,液化气浓度在此范围内时,就算没有明火,遇到一定能量也会发生爆炸。
☆ 液化气处于气态时密度大于空气,处于液态时密度小于水。因此,当液化气泄漏后,会沉积在所处环境靠近地面及低洼处。
☆ 当液态石油气着火时,不能使用水灭火,由于密度小于水的特点,着火的液态石油气会随着水流蔓延。
提升行业安全管理能力
指导意见第五条则着重强调了提升行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一方面要坚持科技引领,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推动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技术优化;另一方面要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组织实施燃气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加强智慧燃气管理平台建设。
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
指具有燃气泄漏报警和自动切断功能的总称,包括燃气泄漏报警器与紧急切断阀联动装置、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熄火保护装置、过流和泄漏切断装置等。
拿江苏省来说,从2020年5月1日开始,《江苏省燃气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就规定了餐饮用户、在室内公共场所使用燃气用户、在符合用气条件的地下或者半地下建筑物内使用管道燃气的用户,应当安装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
燃气泄漏安全防范
目前,最常用的燃气安全防范产品就是燃气报警器。当空气中的浓度超过设定值,报警器内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就会被触发产生报警。
可燃气体传感器作为报警器的核心元件,主要有半导体型,催化型、红外型等,该如何正确选型呢?
01 半导体型可燃气体传感器
适用场景:
家庭环境燃气泄漏检测
适用原因:
> 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对可燃气体有良好的灵敏度,能在泄漏浓度较低时快速检测出来
> 使用寿命长(可达10年),无需经常更换
> 检测过程仅存在气体的吸附和脱附,厨房内油烟极少存留与敏感材料表面,一般不会影响其实际使用寿命
MP-4可燃气体传感器
02 催化型可燃气体传感器
适用场景:
适合煤矿、石油、化工、燃气等领域的定量检测
适用原因:
> 线性输出,可检测出具体浓度值;
> 可检测0-100%LEL可燃气体,防爆
> 响应快速,反应灵敏
MJC4/3.0L催化燃烧式气敏元件
03 红外型可燃气体传感器
适用场景:
高端工业燃气检测、智慧管廊、智慧城市
适用原因:
> 对空气中存在的碳氢类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 不依赖氧气,抗水汽干扰、不中毒,性能稳定;
> 内置温度补偿,使用方便,寿命长
MH-440D红外甲烷传感器
202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推进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之年,也是《意见》印发实施的开局之年,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推动燃气事业全面进步的决心和行动力。
传感器与燃气安全密不可分,在智慧燃气的发展趋势下,传感器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将成为促进燃气安全发展的重要助力!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