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人物
RVspace
對話
苏业钦Houge
在Gentoo/Linux上用KVM驾驭Windows、Linux,开源极客一枚。儿科医生。过好每一天,开心最重要。现居昆明,热爱拍照、录制视频、睡前阅读。运动的忠实爱好者。
2022年初,苏业钦Houge(Houge是苏业钦在社区的常用ID)开始在VisionFive开发板上移植Debian操作系统,并将完成部分的操作指南和镜像文件上传在RVspace开源社区(RVspace.org),网址:https://forum.rvspace.org/t/debian-sid-unstable-image-for-starfive-visionfive-v1-2022-01-26/154。苏业钦Houge录制了相关视频上传至B站,供感兴趣的小伙伴学习交流。
凭借对社区的贡献,苏业钦Houge解锁了“RVspace开源贡献奖“。日前,苏业钦Houge接受小编的专访,讲述了多年来探索开源世界的心声。
小编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enjoy!
苏医生你好,首先谢谢你接受RVspace的采访。我们都很好奇,您的本职工作是儿科医生,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开源文化?又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你参与到开源项目中来?
第一次接触开源是很久之前的事了。2006年上大一时,我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性能非常弱,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工作。可是我当时很爱玩游戏,因此非常希望可以拥有一台配置独立显卡、多核处理器的计算机。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通过软件优化计算机性能,但我发现Windows可以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除了优化一些简单的脚本之外,就是安装极简化的Windows镜像程序,效果都不好。后来,通过《大众软件》,我了解到另一个操作系统Linux,当时杂志推荐的是Ubuntu 6.04,但我选择去电子市场买了一个Fedora Core 6的安装盘,从那时起,就与开源、Linux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让我喜欢上Linux的深层原因是社区,社区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家伙,我们一起聊天,一起争论,非常投缘。
至于为什么要参与开源项目,我觉得原因有二吧。第一,我希望通过亲身实践,帮助有需要的朋友答疑解惑,并消除大家对开源项目的误解。开源项目有很多,例如Linux内核、Android都算是开源项目,而我所了解的舆论中有很多错误或者倾向性的言论,甚至负面的批评言论,我觉得我应该通过某种方式告诉一部分人,他们的某些认识是局限的。
第二,我的本职工作是医生,很辛苦,压力也很大,参与开源项目可以丰富我的业余生活。于是我开始做一些关于开源和Linux的视频,并尽可能地参与社区活动。开源社区给我的感觉是极度包容的,这里的伙伴不会因为工作、学历、社会地位和价值观的差异,而否定你对开源和社区的贡献。
开源文化真的是极富魅力,你平时最常去的开源社区有哪些?
我最常去的社区是Gentoo中文社区,如果时间充裕,我也会参与openSUSE、Deepin社区的各项活动。因为我非常喜欢开源和Linux文化,所以,各个社区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
之所以更喜欢Gentoo,是因为Gentoo是最接近源代码的Linux发行版,所有的软件都是通过对源代码的构建来获得。虽然构建过程十分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且非常耗时,但是在构建过程中开发者能获得最新的debug资料,所有的软件都能跟随开发者更新,开发者同时也是维护者和反馈者,测试信息可以实时更新,任何构建过程中的错误也都会第一时间在社区反馈。这样的机制为后续推出稳定的Linux发行版打下良好的基础,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作为资深开源发烧友,你在开源工作中最需要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和资源?
就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硬件资助,毕竟有些硬件是市面上买不到的。比方说有时当想要获得一些最新处理器架构的主板来进行开发和测试时,市场上要么缺货,要么价格极高。其实作为视频创作者和运维测试人员,最新架构的处理器也好,开发板也罢,我们测试完都会寄回,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就足够啦!
近年来,RISC-V作为开源新势力,发展势头火热,你如何看待RISC-V的发展?
直接说结论,我非常看好RISC-V的未来。
首先从架构授权模式角度来看。与X86和ARM相比,RISC-V的授权是非常开放的,可以完全开源,也可以将自己私有的指令集添加到处理器中,从而对某些特定运行场景进行优化。
其次从应用角度来看。目前处理器市场主要被X86和ARM两个架构占据,剩下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其中主要竞争者即是 RISC-V架构。X86作为老牌架构,可扩展和再开发的潜力比较有限,实现突破的可能性很小;而基于ARM架构开发芯片会受到很大的外部干预。因此,RISC-V架构是目前国内芯片发展的主力和未来。
最后从性能角度来看。RISC-V与ARM都是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架构,根据我目前的模拟情况,两者在性能上差别不大,当然后续还需要更多的测试来印证这一点。总的来说,我对RISC-V处理器的性能是相当看好的。
整个2021年你在RISC-V上做哪些工作?
接触RISC-V的时间不算长。大概在去年6月,我有幸受邀去深圳参加一个开源活动,原计划同行的Deepin社区大佬“肥猫”改变行程,去上海参加了第一届RISC-V中国峰会。当时我对RISC-V一无所知,后来从肥猫的推特上留意到RISC-V,了解到中科院等正在进行RISC-V的研发和创新,于是我也开始思考未来的学习方向和开发着力点。事实上,随着对Linux学习的深入,我意识到自己不能仅停留在如何安装系统这样的问题上,于是我逐渐把关注点迁移到ARM和RISC-V,开始学习交叉编译和模拟的内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了解到RISC-V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学习RISC-V,主要是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学习如何在Gentoo上创建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第二,学习并使用qemu和binfmt,通过X86处理器模拟RISC-V编译软件,包括完整构建CutefishOS;第三,尝试在RISC-V开发板上构建CutefishOS。
你前面提到硬件对开源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对这些能提供开源硬件的厂商,你能提供一些建议吗?
我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硬件厂商应该尽可能拥抱社区,考虑社区的需求。开发板的性价比是很重要的,很期待硬件厂商可以与大学或者创业团队合作研发,这些群体充满好奇心且热情,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且富有协作精神。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多的渴望是学习知识,如果厂商在市场销售时定价过高,很有可能会失去一批积极性强的开发者。另外,厂商应当充分吸收外界的建议,做到与时俱进,比如为硬件提供最新的底层软件工具链,长期来看,这不仅能便利开源社区的开发工作,也有助于将自己的开源代码融入主线,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厂商提供可以放入台式机箱的多核心主板,原由是目前很多软件的Bug在虚拟化中很难被测出。举个例子,为了实现桌面系统音频后端从pluseaudio切换到pipewire,我先在openSUSE的QA上完成了编译和安装测试,然而在终端运行时却出现了问题,原因就是openSUSE采用虚拟化验证编译和打包,无法验证软件本身的问题,软件本身的问题需要实体机才能验证。
第三,希望厂商未来能添加私有指令集,针对内核源码,也能给开发者提供相应的私有补丁。当然,这是比较长远的期望,毕竟企业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慈善,不过如果私有指令集能为用户使用带来性能提升,个人认为是完全可以考量的。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参与开源的有趣故事吧!
我和Linux、开源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安装Linux时发生的事情。当时认真看了好几遍安装说明,但最终还是将整个硬盘都格式化了,所有的资料、电影、音乐都没备份……在费尽心思安装成功后,我的感觉是既兴奋、又失落!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