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连接器的分类知多少?

描述

由于连接器的结构日益多样化,新的结构和应用领域不断出现,试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解决分类和命名问题,已显得难以适应。尽管如此,一些基本的分类仍然是有效的。
1.互连的层次 根据电子设备内外连接的功能,互连(interconnection)可分为五个层次。
① 芯片封装的内部连接
② IC封装引脚与PCB的连接。典型连接器IC插座。

③ 印制电路与导线或印制板的连接。典型连接器为印制电路连接器。
④ 底板与底板的连接。典型连接器为机柜式连接器。
⑤ 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典型产品为圆形连接器。
第③和④层次有某些重迭。在五个层次的连接器中,市场额高的是第③和第⑤层次的产品,而目前增长快的是第③层次的产品。
2.连接器规格的层次。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分类,连接器属于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其规格层次为:
门类(family)例:连接器
分门类(sub-family)例:矩形连接器
类型(type)例:CJT双排矩形连接器
品种(style)例:CJT-A2547
规格(variant)例:2.54mm

3.在我国的行业管理中,把连接器与开关、键盘等统称为电接插元件,而电接插元件与继电器则统称机电组件。
4.连接器的产品类别。连接器产品类型的划分虽然有些混乱,但从技术上看,连接器产品类别只有两种基本的划分办法:
① 按外形结构:圆形和矩形(横截面)
② 按工作频率:低频和高频(以3MHz为界)
按照上述划分,同轴连接器属于圆形,印制电路连接器属于矩形(从历史上看,印制电路连接器确实是从矩形连接器中分离出来自成一类的),而目前流行的矩形连接器其截面为梯形,近似于矩形。以3MHz为界划分低频和高频与无线电波的频率划分也是基本一致的。
至于其它按用途、安装方式、特殊结构、特殊性能等还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并常常出现在刊物和制造商的宣传品中,但一般只是为了突出某一特征和用途,基本分类仍然没有超出上述的划分原则。考虑到连接器的技术发展和实际情况,从其通用性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连接器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别(分门类):

①低频圆形连接器;
②矩形连接器;
③印制电路连接器;
④射频连接器;
⑤光纤连接器。
 5.连接器的型号命名。连接器的型号命名是客户采购和制造商组织生产的依据。在国内外连接器行业中,产品型号命名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用字母代号加数字的办法,力求在型号命名中反映产品的主要结构特点。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易于识别,但排列太长,过于复杂,随着连接器的小型化,给打印带来很多困难。目前国内仍流行这种方式,并在某些行业标准甚至国标中作出了规定,如CJT-A3030(印制电路连接器)、SJ2297-83(矩形连接器)、SJ2459-84(带状电缆连接器)、GB9538-88(带状电缆连接器)等。由于连接器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在实践中用一种命名规则覆盖某一类连接器越来越困难。
另一种思路是用阿拉伯数字组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洁,便于计算机管理和小型产品的标志打印。国际上主要的连接器制造商目前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预计由各制造商制订反映自身特色的命名办法将会逐渐取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全行业统一规定某种命名规则的办法。

当芯片的发展以高铁的速度进行推进的时候,满足了人们对产品功能强大且体积小巧的需求,整个市场产品都以小巧、轻薄而横行,这种发展趋势将连接器逼入死胡同,不仅将连接器的发展逼向小、薄的方向,更严重的是芯片的强大,让PCB板高度集成,让产品机内的连接器的需求不仅以小、薄的方向在走,更加以快速取消的方向在进行,所以未来连接器的发展必须趋于以下两个方面:

1.连接器的小型化
 连接器的小型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此类产品将以FPC为主,而且手机功能的强大,将来会带以物联网的方向进行市场洗牌,而以机械发展方向来看,FPC连接器将来会满足大部份产品的功能,所以,未来FPC连接器的功能进行质的飞跃后,所带来的用量也将是非常庞大的,FPC连接器将来会成为连接器的主流发展方向

2.连接器的外接方向
短期之内不可取代连接器应该是机外连接器,这个连接器将会以TYPE-C连接为主导方向,现手机将逐步统一TYPE-C接头,就连一向以封闭生态为主的苹果手机也将手机接口更换为TYPE-C接口,而TYPE-C接品的功能现日趋强大,不单单走信号和小型电流,而且逐步实现快充功能,也一步步的将电脑的大容量充电接口取代,按照连接器行业协会的思想,为了节省能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所有手机接口甚至电脑接口统一为TYPE-C接口已经在一步步推进,未来TYPE-C不单是为手机和电脑充电,而会取代更多的外接接口,在未来芯片功能继续强大化的情况化,造成产品功能的高度集中,很有可能一个产品只留有一个外接接口,而TYPE-C有可能是连接器行业中销售最大的一个产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