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 畅想智慧灯杆的5G应用

描述

搭载了5G基站的智慧灯杆,利用5G大带宽高流量、低时延高可靠性的优势,可以实现的5G应用有SG网络高速体验、智慧照明、智慧安防、信息发布屏、智慧交通、智慧感知、一键呼叫、公共广播等。

1.5G网络高速体验

在智慧灯杆上加载5G基站,消费者可扫码付费接入,享受5G高速网络及基于5G的AR/VR娱乐体验,如图6-30所示。

5G

2.智慧照明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用于城市照明的电能消耗逐年攀升,传统城市照明多为低效照明,电能利用率不到65%,粗放式照明、过度照明情况普遍,电力资源浪费严重。城市照明电能浪费的主要原因是供电品质差、线路损耗大、管理方式粗放。供电品质差体现在上半夜行人车辆较多时,适逢用电高峰,电压低,亮度低;下半夜行人车辆较少时,用电负荷下降,路灯反而异常明亮;线路损耗大体现在路灯供电线路长、功率因数低及三相不平衡等原因,路灯线路电力损耗较大;管理方式粗放体现在照明线路控制简单,只能实现简单的区域照明和定时开关功能,同时照明设施巡查方式落后,故障处置效率低,也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智慧照明是现代城市照明的发展趋势,通过智慧照明的建设,可以实现对路灯照明的功率调整、单灯控制、远程控制等功能,有效节能降耗,节省照明的电力成本;数据实时采集、故障自动报警等功能可以减少路灯管理部门的路灯管理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路灯管养水平。

3.智慧安防

视频监控系统属于现代城市治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建设平安城市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是公安系统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有益补充,使“雪亮工程”真正到达社区一线。除此之外,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进而开展智能化的交通诱导和停车诱导,有助于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城市畅通有序。

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采集到的交通路口和重要场所的信息,适应动态环境变化,获得最优化的调配警力,更好地解决安全管理方面的难题。系统主要对管辖区域的城市道路及重点地区进行监控,主要目的是收集主要通行道路、人流汇集场所、治安、交通等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图6-32所示为智慧安防应用。

5G

4.信息发布屏

在智慧灯杆上设置LED彩屏幕,清晰度高、位置醒目,可实时播放社区信息,将社区建设、社区形象、旅游景点、文化品位等信息及时发布宣传出去,使每个人都直观全面地对当地信息进行细致了解,打造社区名片,如图6-33所示。

LED公告屏可以智能播放社区停车场车位等信息,方便游客驾车;智能灯杆LED屏幕也可以通过后台远程推送环境信息,使游客时刻掌握天气与空气情况;智能灯杆LED屏幕还可以播报一些商业信息,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遇到突发情况,可以联动智能灯杆上的智能广播等模块,及时在社区内播报应急信息。

5.智慧交通

基于智慧灯杆整体设计,针对交通灯进行定制化,把交通灯、路灯、交通指示牌。交通监控投像头及信息发布LED屏等物联网设备进行整合,结合智慧社区平台的信息资源,可实现智能化的交通指挥、道路指示、违章抓拍等动能,减少杆体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化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能让驾驶人员通过智能引导系统安全地、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5G

智慧灯杆上的RSU设备及智能网关等可以实现车辆网联化和自动化,成为智慧交通与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智慧灯杆上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停车位地磁感应设备,可实现对车辆泊车情况的精准感知,以满足智慧停车的场景应用;通过交通流检测器采集城市交通信息,可通过5G信号实时传递交通状态信息,如车流量、车道平均速度、车道拥堵情况等。

6.智能感知

通过增设传感器,道路照明设施即可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实现道路照明设施的智能感知,可实现的城市道路智能感知有PM2.5监测、温湿度监测、噪声监测、井盖监测。

在遍布全路的路灯杆上安装相应检测仪,就可以持续、实时监测全路各区域数据。由路灯杆通过5G信号将监测信息上报到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即可汇总当前的PM2.5值、温湿度、噪声、井盖异常监测情况,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

7.一键呼叫

对道路照明设施统一编码,每个道路照明设施分配唯一的编码,通过编码精确识别单个道路照明设施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根据需要为若干道路照明设施增加求助按钮。情况紧急时,市民直接走到该道路照明设施旁,按下求助按钮与求助中心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包含位置信息的求助信息将会直接发送到管理平台,同时该道路照明设施附近的监控摄像头立刻拍摄现场的实时视频,并传回管理平台,供管理人员处理使用。

8.公共广播

实现自动/手动播放背景音乐、寻呼广播、业务广播;发生紧急事件时,系统将广播权强行切换到紧急广播状态,进行远程指挥,紧急广播具有最高优先控制级别。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