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智能音箱开始走向户外?

描述

 

作者|布斯

编辑|小沐

出品|智哪儿

自从智能音箱爆火以来,AI成为了老少皆知的词汇。一个智能音箱的智能,离不开内建的AI。可是,为何多年过去了,AI没怎么见长进,智能音箱本身却在一步步进化呢?

智能音箱这个东西,还能压榨出几分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款智能产品,智能音箱最早以其内建的AI系统作为卖点,快速成为了哄娃神器。更是被冠以了智能家居中枢的重任。

在智能家居层面,智能音箱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国外的Google Home和亚马逊Echo,都是以智能音箱为起点,发展起了智能家居生态。在国内,天猫精灵、百度智能音箱、小米智能音箱、华为智能音箱等,也都有相对应的物联网平台。

苹果的HomePod虽然入局略晚,目前也是作为HomeKit的中枢存在的。但纵观智能音箱市场,智能家居并不是唯一卖点,甚至已经不是主要卖点。


 

1

 

从「无心插柳」到火爆全球


 

最早的智能音箱,是2014年亚马逊推出的Echo。这款产品可谓是无心插柳,成为了亚马逊的一个爆款硬件。后来亚马逊又把它的语音识别模块单独拆分,成立了Alexa语音助手。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智能音箱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它之所以能爆火,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对话能力。也因此,擅长AI的Google快速跟进,推出了Google Home,攫取了亚马逊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也说明,AI对话能力,是智能音箱的主要卖点。

它可以满足这样的场景:当你在洗碗时,让智能音箱告诉你时间或者打电话给某人。令人疑惑的是,苹果早在2011年便发布了Siri,为何苹果没有成为智能音箱的推动者呢?其实,亚马逊也没有想到这个产品能火。

语音助手在手机上可以调用,移植到智能音箱就火了?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产品形态对于消费者认知的一种改变。因为智能音箱能带来更好的音乐播放效果,同时拾音能力更强,而且它是家庭内的公共资源(手机有隐私)。

 

在国内,最早推出智能音箱的大厂,应该是京东和科大讯飞联合推出的叮咚。语音识别,执行指令,成为了最大的卖点。诸如天猫精灵,还试图让用户通过智能音箱买东西。如今的格局,是属于百度、阿里、小米以及喜马拉雅的,甚至华为都得靠后排。


 

2
智能音箱的价值延伸


 

在语音交互燃爆后,各个厂家开始寻找新的卖点。第一波,便是加装屏幕。第一个加上屏幕的,应该是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

 

加屏幕,意味着智能音箱进入了另外一种形态:可视化交互。这跟智能音箱最早的语音交互的初衷背道而驰。然而市场证明,加屏幕是正确的选择。

屏幕的加持,无限放大了智能音箱的使用价值。上网课、看剧集、买东西,以及智能家居的控制,尽在手指间。几百元的价格,带来的是平板电脑的享受。这种形态的智能音箱,其实就一个平板电脑的低预算替代品。

如今,你可以看下带屏智能音箱的介绍,基本都是以上网课、儿童教育,或者成人听书、学习为第一卖点。要多卷有多卷。

 

如果说最早的智能音箱是在语音交互能力上竞争,那么这一波加屏幕,本质上其实是内容资源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喜马拉雅能在智能音箱割据一方的原因。

第二波,是智能家居。没错,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智能音箱是后来才发力的。早期,诸如天猫精灵等品牌,是有独立的物联网平台的。因此天猫精灵平台,本身也是一个智能家居平台。但是它依赖于用户购买足够多的生态链产品。

后来,随着百度大金刚等产品的发布,智能音箱开始集成红外编码库和控制模组,直接成为万能遥控器。这算是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领域,推出的最实用的功能。

 

而具有智能家居生态的小米和天猫精灵,就不用曲线救国,直接集成自家的生态产品即可。比如小米的MIUI HOME,在界面设计和控制逻辑上,做的已经非常不错。小米还给部分型号的音箱集成了Mesh蓝牙网关,进一步增强了智能家居的渗透能力。

这一波,应该是随着智能单品SKU的增长,以及全屋智能概念的落地而出现的。但是,内容资源的竞争,依然是主要战场。智能家居层面,因为每个智能音箱品牌的布局不同,也就早就了不同的产品力。百度用老掉牙的红外遥控,来挑战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看上去很鸡肋,但对于用户来说却很有价值。

第三波,就有意思了。智能音箱开始价值回归,主打音质。这时候,智能音箱终于想起来自己是个音箱了。

主打音质,其实是有些走小众路线。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音质并不是评判智能音箱的指标。对于发烧友来说,应该也不会选一款智能音箱来听音乐。

智能音箱

这一波,HomePod可能带来了一些启发。因为作为苹果的智能家居中枢,HomePod当初最主打的卖点,竟然是音乐播放。好音质,Apple Music,以及多声道、全屋无缝覆盖等,才是它的智能化体现。

另一个代表性产品,比如天猫精灵X5,直接打出了专业Hi-Fi芯片的卖点。搭载12W的钕铁硼单元,音腔容积800CC,账面参数直逼一些入门级专业音箱。当然,智能音箱依然不是专业音箱的对手。

 

不过,有一个产品例外,那就是华为在2019年发布的Sound X。华为的思路跟苹果类似,是要先把音箱本身的价值做好,再去拓展智能化玩法。而华为作为IT大厂,直接联手法国高端音箱品牌帝瓦雷,来弥补自己在声学方面的短板。这算是智能音箱开了个异业联动的头。


 

3
计算音频概念的崛起


 

华为下一步的操作,又开启了智能音箱的另外一个章节:户外场景。Sound Joy的发布,让JBL这类音箱品牌倒吸一口冷气。这些互联网/IT公司出的智能音箱,不仅在深挖音乐潜能,还进入了多场景。户外音箱也可以叫做便携式音箱,是个相对小众的品类。与普通音箱相比,户外音箱在电池续航、防水性能和轻量化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化。

 

其实,阿姨们跳广场舞用的拉杆式音箱,也是户外音箱的一个品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需求。这种音箱看上去很低级,但需求量很大。

在户外移动音箱市场,国际大牌有索尼、飞利浦和JBL三家;国内有山水、万利达、索爱、先科、长虹等几个头部玩家。从客群来看,国际品牌通常针对年轻人的户外娱乐推出相应产品,而国内品牌更注重广场舞经济、户外网红直播和夜摊经济等新兴消费场景。

 

箱品牌会视而不见。哪里有需求,哪里才有销量。所以目前的局面是:一个Echo带动了互联网企业做音箱的热潮,而这波热潮,很快演变为了与专业音箱品牌的市场争夺战。

换个角度思考下:为什么在智能音箱概念兴起前,专业音箱没有大规模普及呢?反而音质差、品相一般的智能音箱,凭借AI互动能力,迅速进入了几亿人的家庭。这大概又印证了一句话:颠覆掉你的,往往不是同行。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智能音箱在电子音响行业的产值占比,已经达到了16%。而户外移动音箱为8.7%左右。用不了多久,户外移动音箱可能就被智能音箱品类吞并。

智能音箱走向户外,并不代表户外市场规模有多大,而是说明了一个问题:智能音箱已经在多个维度,挑战专业音箱品牌的存在。这一波的主导者,是华为这样的IT大厂。因为在消费级音箱的市场增长因素里,智能化已经成为第一推动力。

笔者大致梳理了智能音箱的智能化特征:

第一,AI技术的加持:包括人工智能和本地计算;

第二, 与其他终端设备的高度耦合和联动,比如智能家居;

第三, 多元化的交互能力,比如NFC一碰即传,手势识别,声纹识别等;

第四,与移动设备的生态关联,比如与手机、平板等的深度内容联动

第五,强大的内容资源整合能力。

这五条,任何一个专业音箱品牌都做不到。它只能由互联网或者IT企业去做,这跟产业结构是有关系的。另一方面,智能音箱由于是跟生态捆绑的,所以它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成本优化,降低消费门槛。

而在专业音箱品牌引以为傲的声学工程方面,智能音箱用另一个概念当头一棒:计算声学。就像是智能手机的计算摄影概念一样:虽然我在光学领域干不过专业相机,但是我可以通过计算来实现满足用户需求的伪专业摄影。

 

举了例子:为什么苹果的HomePod,从最早的一个大音箱,转换为了HomePod mini?因为小体积可以带来一个专业音箱品牌才能做到的事:立体声道。两个HomePod mini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左右声道,大大提升听觉体验。

苹果的计算音频技术,可以在你大声播放音乐的时候,依然能准确识别Siri。而在音质方面,虽然智能音箱依然让绕不开基础的发声单元和音腔设计,但计算音频带来了另外一种体验的升级:通过高码率的音源和算法来改进音质。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这已经很高级了。

HomePod mini内置的S5芯片,性能相当于iPhone 6的A8处理器。这个芯片的作用,不仅时作为智能家居的逻辑运算中枢,同时还支持计算音频技术,可以通过算法实时优化音质效果。

这些,专业音箱品牌都很难做到。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智能音箱已经从最早的AI尝鲜硬件,演化为了真正的音箱。多元化的设计,让音箱不再只是一个音乐播放设备,而成为了更人性化、用户粘性更高、任务能力更强的计算平台(或者说内容分发平台)。

当智能音箱开始走向户外,这意味着传统音箱品牌最后的一片净土,也已经遭遇了来自外行的挑战。

 


 

结语


 

据小道消息,华为曾从索尼挖来了很多声学人才,所以Sound系列产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主打音质。这看上去是一种生态的拓展,但本质上应该是计算平台的延伸。因为Sound系列在研究音质之外,更主要的卖点还是HarmonyOS的加持。

未来几年,智能音箱会朝着多场景、跨平台、细分化几个方向发展。儿童早教、网课教授、影音分发、智能控制、知识付费等领域,智能音箱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智哪儿(ID:smartanywhere)原创文章,转载请获取授权并保留来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