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68kHz晶振不起振的原因与解决

描述

  • PCB板布线错误;
  • 单片机质量有问题;
  • 晶振质量有问题;
  • 负载电容或匹配电容与晶振不匹配或者电容质量有问题;
  • PCB板受潮,导致阻抗失配而不能起振;
  • 晶振电路的走线过长;
  • 晶振两脚之间有走线;
  • 外围电路的影响。
  • 排除电路错误的可能性,因此你可以用相应型号单片机的推荐电路进行比较。
  • 排除外围元件不良的可能性,因为外围零件无非为电阻,电容,你很容易鉴别是否为良品。
  • 排除晶振为停振品的可能性,因为你不会只试了一二个晶振。
  • 试着改换晶体两端的电容,也许晶振就能起振了,电容的大小请参考晶振的使用说明。
  • 在PCB布线时晶振电路的走线应尽量短且尽可能靠近IC,杜绝在晶振两脚间走线。
时钟

32.768kHz晶振是市面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晶振。爱普生/EPSON目前提供三类32.768kHz晶振产品以满足客户不同需要,分别是:32.768kHz有源晶振(OSC),32.768kHz无源晶振(X’tal)和内置32.768kHz晶体谐振器的实时时钟模块(RTC)。

有源晶振(OSC)和实时时钟模块(RTC)由于内置了相应的电路,因而不太容易出现不起振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需要考虑相对复杂的频率匹配问题。

不起振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无源晶振上,尤其是kHz级别的无源晶振(X’tal),而MHz级别的AT晶振则相对少见。

电路结构与晶体单元不匹配。由此导致产生频率不够稳定、停止起振或振荡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电路设计时,为了获得稳定的振荡,通常情况下石英晶体单元与振荡电路的匹配十分重要。

解决晶振不起振至少要对以下三个要素:对振荡频率(频率匹配)、振荡裕度(负阻抗)和激励功率的三项进行评估

电路结构与晶体单元不匹配。由于概率问题,在小批量试产时由于数量少,没有及时发现。

时钟

如何避免晶振不起振导致的时间延误、不良率高

晶振本身的一致性、稳定性好是解决不起振问题的关键之一。如果晶振本身的稳定性、一致性不好,电路结构与其的匹配就无从谈起。

尽可能选择有源晶振,有源晶振的价格要比无源晶体贵,但是由于原厂已经配置好了内部电路,基本不存在电路匹配问题,也就极大避免了晶振不起振问题的发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