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哪儿调研:2022年了,普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是怎么看的?

描述

国内的智能家居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前后兴起的智能硬件这波浪潮。彼时,以智能插座为代表的单品,成为了智能家居概念的先驱。时至今日,全屋智能概念横行市场,那么终端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究竟已经达到了怎样的认知呢?

近日,「智哪儿」发起了一项智能家居主题的在线调研问卷,共计收到820份反馈。虽然样本数不算很大,但基本能看出一些终端用户的选择倾向。综合统计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份问卷的结果如何。

本问卷主要有10个关键问题,围绕智能家居的认知范围、消费决策和产品喜好等方面展开。问卷平台为腾讯问卷,主要投放渠道为小区业主群。当前,真正的消费者,到底是怎么看智能家居的?


 

1.

 

28%的人肯定会采购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

第一项数据就带来了惊喜,有高达28%的人表示肯定会采购智能家居产品,而“可以考虑但可有可无”的用户占比72%。完全不考虑的人为0。这说明,智能家居至少从概念上已经高度普及。


 

2.
体验感是影响消费的最大因素


 

智能家居

第二项数据调研了影响用户采购智能家居的因素。结果显示,体验(好不好用)占比41.5%,而功能(能干些啥)占比28%价格屈居第三位,占比24.4%。而售后选项仅占4.9%。

所以,真实的体验感依然是主要的因素,这对于智能家居产品力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反而功能是次之的。即便功能少,但体验也要好。


3.
5万以内的预算是绝对主流


 

智能家居

第三项数据统计了智能家居的预算,不出所料,1万以内占比43.9%1~5万占比45.1%,这两项决定了5万以内的消费为绝对主流。而5~10万的区间占比9.8%。10~20万区间无反馈。但20万以上却有1.2%的选择。

我们认为,5万以内的预算应该是市场主流的选择。这方面的花费,应该跟装修费用之间存在一个特定的比值。目前来说,智能家居的预算,还是远不能超过装修自身的预算。


 

4.
更多的人希望DIY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

第四项数据统计的是:用户更希望如何选择智能家居。其中,“自己选单品组合成全屋智能”占比43.9%“直接选择特定品牌的全屋套装”占比23.2%“只会考虑几个特定产品独立使用即可”占比32.9%

该项统计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而是呈现平均化。但很显然,更多的人希望自己选单品组合为全屋智能。


 

5.
智能安防和电器控制较为受欢迎


 

智能家居

第五项数据统计了用户侧重的智能家居板块。具体分布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智能安防有56.1%的人选择;而电器控制有58.5%的人选择,此外,环境健康和灯光控制也超过50%的比重。需求分布整体看比较均衡,每个版块都有相当数量的用户选择。

而这也说明,全屋智能应该在各个板块做到横向深化,并相对侧重安防、环境、灯光和电器等几个方面的产品体验。


 

6.
APP依然是主流控制选择


 

智能家居

第六项数据统计的是用户更倾向于用哪种方式控制。不出所料,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APP是主流选择,占比46.3%。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智能音箱(声控)和触控面板(含带屏智能音箱、智慧屏)。传统物理按键/旋钮面板只有4.9%的占比。

换个角度看,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自带算力且保有量大。很多家庭拥有很多闲置的手机和平板,用他们来控制智能家居是相对经济性的选择。


 

7.
苹果、华为和米家更受欢迎


 

智能家居

第七项数据统计了用户更喜欢的智能家居平台。结果显示,苹果HomeKit、华为鸿蒙智联以及米家系列是主流选择。而天猫精灵为12.2%,屈居第四。海尔智家有2.4%的人选择。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米家生态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但厚积薄发的华为生态也有很多人侧重。但整体上来看,用户的选择还是绕不开一个因素:手机。苹果、华为、小米均为手机消费电子品牌,再次印证手机等移动设备作为智能家居中枢的价值。


 

8.
WiFi依然是核心痛点


 

智能家居

第八项数据统计的是居家生活的痛点,某种程度上能为智能家居产品力的构建提供参考。其中,WiFi信号覆盖差网速不稳是最大痛点,占比超50%。而开发商交付的智能产品难用、家电没有智能化控制次之,也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30%的人表示对组建智能家居不知如何下手。这项数据已经说明:智能家居虽然在技术和产业上突飞猛进,但市场教育依然存在短板。


 

9.
生态割裂是智能家居最大问题

 

智能家居

 

第九项数据统计了用户认为的智能家居存在的问题。再次不出所料,生态割裂是最大的问题,有70.7%的人选择。而不够智能、体验感差次之。

当前,智能家居行业建立大一统的协议是非常急迫的需求。生态割裂可能导致很多潜在客户丧失兴趣。只有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才能降低决策门槛、提高客单价。


10.
更多人倾向于一次性买断


 

智能家居

第十项数据调研的是,用户倾向于怎样的收费模式。很明显,大部分人选择了全款支付一次性买断。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选择按月付费以及收取基础费再单独开通功能。这可以为智能家居的商业模式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与装修行业的一锤子买卖不同,智能家居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是存在较长链条的,技术、服务、能力等是随时间而动态变化的。这决定了智能家居的收费模式不能一成不变。

以上数据便是本次调研的最终结果。有限的样本或许能带给从业者无限的思考空间,也可以为终端渠道在进行推广时,提供一定的侧重。

最后,受访者的群体画像如下,分别是城市分布、年龄段分布、性别、学历、收入和职业:

智能家居

▲受访者城市分布

智能家居

▲受访者年龄段分布

智能家居

▲受访者性别分布

智能家居

▲受访者学历分布

智能家居

▲受访者收入分布

智能家居

▲受访者职业分布

 


总结
 

本次调研,是站在较高维度对行业的一次观察,我们没有涉及太具体的问题。问卷内容主要从几个层面展开。它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知道真实的终端客户,对于智能家居到底有着怎样的看法。

同时,调研也印证了几个核心问题:手机在智能家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低消费门槛的必要性以及WiFi的万年痛点。这些因素,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变化,但对于当前的市场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后续,「智哪儿」还会对行业板块进行拆分,从细分角度做更多的调研统计,为行业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