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林志颖事故,电动汽车安全,消费者痛点

描述

 

导读

“电动汽车相比于技术发展成熟的燃油车,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今正是电动汽车的黄金窗口期,燃油涨价、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购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带来电能驱动,安全愈加成为用户关注的痛点。因为明星林志颖的车祸事故,不止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又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对电动汽车安全性再次持怀疑态度。反应力足够迅速的赛车手、全能冠军都会出车祸,何况普通驾驶员呢?今天小编来聊聊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

Car

智能驾驶

电动汽车的智能座舱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交互功能,这些功能增加了使用的丰富性和便利性,提升了驾乘体验。但同时,过多的交互功能也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和精力,干扰驾驶。即使汽车厂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许多方案,如语音操控、抬头显示等等,但这些产品技术并没有达到足够的成熟度。相反,技术不成熟的产品还可能存在语音识别不准确、操作不灵敏、视觉干扰、中控操作复杂、网络延迟卡顿、车机黑屏等问题,更易干扰驾驶。

 

以自动驾驶技术(Autopilot)为例,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仍不成熟。

感知失效

比如特斯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感知单元主要采用多摄像头的视觉感知技术,辅助以单个长距77GHz毫米波雷达融合的方案。而特斯拉已经发生多起突遇障碍,车辆未采取任何减速或转向避让的动作,直接撞向障碍物的事故。被撞物体多是白色静止的,更易造成特斯拉自动驾驶视觉感知失效。

算法不成熟

为了掌握更多的道路特征,模拟人类驾驶风格,达到可靠的自动驾驶水平,神经网络需要对代表性的数据集进行大量训练(驾驶行为、复杂环境等等)和测试,通过海量的训练数据,先进的仿真软件与用户体验结合实现多属性平衡,对自动驾驶模型进行不断优化。因此,自动驾驶模型是逐渐优化成熟的,而在成熟完善之前,最初的用户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被实验者。

电动汽车智能驾驶很多功能对普通驾驶者而言属于新事物,体验感是十分陌生的,就会形成错误的驾驶认知,给出错误的操作反应,不易感知到一些安全隐患。智能驾驶需要驾驶员逐步体验和适应。

Car

动力电池

 

近年来已发生多起电动汽车电池起火的新闻,电池安全始终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最大顾虑。比起智能驾驶,电动安全更为重要。现阶段电池主要安全问题体现在:1.电池偶发质量问题;2.电芯一致性不佳,存在漏液、短路情况;3.模组内线束布局不当,因挤压等原因导致绝缘层磨损短路;4.电池包电气部件生产一致性不佳导致局部过热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动力电池的热失控,造成电动汽车起火。针对上述的存在的电池隐患,各电池厂商、汽车厂商致力于追求电池产品安全,高于国家标准地进行研发和测试;对电池电压、电池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电池管理系统BMS断电保护、释放电池电压、调用热管理系统给电池冷却降温等,都是防止“热失控”的有效手段。电动汽车前不久召开的全球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大咖云集,共同探讨了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储能技术迭代等议题。如比亚迪副总裁廉玉波提到了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寿命长、安全性高。麒麟电池、刀片电池、凝聚态电池、非稀有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将是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希望更多的车企以更可靠的电动汽车技术解决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让消费者放下顾虑,加速电动汽车普及。

 

Car

起火成因

大多数电动汽车电池原料主要为锂电池,锂电池采用有机电解质体系,易燃、易氧化,发生碰撞或挤压容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小编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起火的原因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外部因素

电动汽车遭受外部的撞击,电池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电芯内部热失控起火。
 

内部因素

电池起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电池热失控,即使不经受撞击,有些电动汽车也会电池热失控,这便是电池内部诱因。比如,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电芯内缺陷导致电池内部短路;某些动力电池质量差,一旦电解液出现漏液并遇热与氧气反应,就极有可能引燃电池组;或是长期使用后的电池老化,电池内部产生枝晶锂,触发了电池内短路;动力电池喉箍位置不对、内部高压附件及线路排布不合理等,这些内短路在高电量状态下有一定的概率会引发起火。
特别是在电池充电过程和充满电的状态下,电池内部比较活跃,更易着火。

 

Car

起火后怎么办?

如果自己遇到电动汽车起火,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是否可以自行灭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规定: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给出时间让乘客逃离。电池厂商纷纷响应,比亚迪宣布“刀片电池不起火”,宁德时代宣布研发“只冒烟不起火”的动力电池,蜂巢能源发布热失控解决方案“冷蜂”......厂商从材料、电芯、电极等方向对动力电池进行改进,但动力电池起火问题,又将部分厂商逼回到保守方案上。

 

通常,燃油车的灭火方式是用水冲或者用干粉灭火器,电动汽车的起火爆炸并非一次性,甚至会自燃好几次,不容易彻底灭火。电动汽车出现热失控,及时离开车辆并报警,车身起火后,不要慌张,用户不要尝试自行灭火,常规的灭火手段并不适用于电动汽车。写在最后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电动汽车的起火问题,电动汽车起火爆炸比例仍是非常低的,这是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代价”。如何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感,是车企首需解决的问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