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看懂雷达产品外壳设计

描述

 

在实际的雷达应用过程中,雷达产品外壳的设计不容忽视。那么,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技术细节呢?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雷达天线与产品外壳

 

首先,天线是指用来进行能量转换,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装置。根据天线的特性和使用场景有小型化天线、宽波束天线、高增益天线等。通过天线设计,可以改变雷达空间中电磁波的分布,从而控制雷达探测角度和距离。而雷达产品外壳则是天线和电子产品内部元器件重要的结构。

雷达

 

产品外壳对雷达性能的影响

虽然电磁波具有穿透性,但遇到不连续的界面会发生部分反射。反射的电磁波和入射波会发生叠加:同相相加,反相相减。因此,设计时需要控制反射波相位,使得不发生能量抵消,在穿透雷达产品外壳之前保持动态平衡。而当天线距离外壳半波长距离,外壳厚度也是半波长时,就可以实现电磁波同相。雷达

 

由此,天线距离雷达产品外壳的最佳距离雷达应为:

雷达

其中,雷达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长,雷达为光速,雷达为使用的平均载波频率。

 

 

而关于雷达产品外壳的厚度雷达则为

雷达雷达其中, 雷达为雷达产品外壳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雷达为电磁波在材料中的波长。通常情况下,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但当低频段的雷达不容易满足雷达产品条件时,外壳尽可能薄,距离天线尽可能远。对于X波段雷达,1mm厚的塑料外壳距离天线3mm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此外,雷达产品外壳的表面应该光滑平整,厚度均匀一致。如平面或球面,不能凹凸不平。若有表面涂层,不能含有金属或导电的材料,且在天线正上方,雷达产品外壳面与天线平面平行。作为微波雷达智能感知芯片原厂,在方案应用过程中,富奥星可以为各方案商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的天线设计服务及加工测试指导,输出完整的参考方案,助力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推动微波雷达智能感知类产品的快速落地。

雷达

 

 

 

 

雷达芯片  信号处理  天线设计

智能算法  解决方案
 

 

北京富奥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富奥星”)创立于 2015 年,是一家专注于微波雷达感知技术的具有一流研发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团队由多所 985 知名高校的硕博团队组成,目前研发人员占比 70% 以上。
 

富奥星研发团队在雷达、通信、IC设计、算法、软件等技术研发领域具有15年以上的丰富经验,具备微波天线、微波芯片电路、数模混合芯片、雷达信号处理的底层技术研发,以及应用算法、产品解决方案的全链条设计开发能力。目前已拥有自主专利和发明30+,另有实审阶段的专利和发明16项;团队成员参加了国家级863重大/大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校企合作项目6项,重大创新突破项目10+项。富奥星正陆续推出5.8GHz、10GHz、24GHz、60GHz、77GHz、UWB全频段系列雷达感知芯片,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