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动图,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很多朋友可能要说:这不就是人脸识别吗,市场上做人脸识别的企业那么多,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人脸识别是AR环境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一环,其广泛应用于公安现场执法、工业安全监理和个性化游戏等应用场景。
在说AR人脸识别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它和通常的人脸识别有什么不同:
日常生活中的人脸识别,设备是固定的,识别对象需要积极主动的配合。比如:高铁站的人脸识别闸机,需要乘客对准闸机摄像头,继而才能进行识别。
(高铁站闸机人脸识别)
而AR人脸识别大多在移动应用场景中,经常伴随用户视角的随意切换、运动幅度的不规则抖动、环境光线的不可控制、识别范围的大尺度调整、被识别人脸的不配合等情况发生。
为了应对这些复杂情况,亮风台算法团队通过针对性采集大量数据,精心设计模型,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同时,重点优化跟踪和检测算法,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范围广、实时性高、功耗低的基于视频流的AR人脸识别系统。
当下,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网络卡顿、限速早已屡见不鲜。在网络极度拉胯的情况下,AR人脸识别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吗?
不用担心!亮风台AR人脸识别系统,不受网络限制,既支持离线人脸检测跟踪识别,也支持在线人脸检测与识别。离线版人脸识别支持1万人脸的注册规模;在线版人脸识别支持100万人脸的注册规模,在模糊图像、暗光和逆光图像、侧脸图像等复杂情况下,也能保证极高的识别准确率。
晚上关灯后,突然还想玩会手机刷刷抖音,手机解锁总提示人脸识别失败,需要输入密码……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
其实,这里人脸识别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光线和角度。一般情况下,需要适量的光线才能确保看清人脸,而且角度上要求看清整张脸,太远或者太近都可能无法识别。
AR人脸识别系统支持在弱逆光,弱暗光、戴口罩的场景下进行人脸识别,除了在数据集上测试,我们还做了大量实测,结果表明:
(弱逆光下的AR人脸识别)
(弱暗光下的AR人脸识别)
(对戴口罩人员的AR人脸识别)
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警务、安防人员借助亮风台AR人脸识别技术,随时随地快速对会场内的人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员身份,实现AI+AR智能安检。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AR人脸识别助力智能安检)
相比较常见的手机、高铁/机场闸机的人脸识别,最佳的识别距离只有0.5米—1米。
AR人脸识别系统,可识别场景覆盖范围广,识别对象无论是静态完全配合或动态半配合的状态下:
(警员在6米的安全距离,对嫌疑人进行无感AR人脸识别)
在AR赛道上,除了硬实力外,软实力也不容小觑。
亮风台一直坚持软硬结合的AR平台战略,持续优化、软硬融合的AR核心算法,保持在AR硬件和算法上的领先优势,服务各种移动应用场景,赢得众多行业客户的赞许。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