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校舍改建避难型建筑的电气设计无线动能遥控开关

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推进,避难型建筑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部门及人员的关注。在避难型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就是以学校、体育场、展览馆等公共建筑为基础,配备数量充足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以有效应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为避难人员提供住宿或休息等服务。

 

为从根本上提高避难型建筑建设水平,还需要着重关注避难建筑内电气设计以及弱电等子项目设计工作。这又和易百珑无线动能遥控开关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改装扩建、重修等项目,主要以安全、防火、绿色环保低碳、智能等为主的前提,易百珑无线动能遥控开关完全是卓卓有余。

 

易百珑无线动能遥控开关具备以下特点:

1、不需要连接电线,节省成本又方便;

2、不需要使用电池,节约能源减排;

3、IP67级防水,室外等潮湿区域应用没压力;

4、防触电,安全可靠,更保障老人和小孩;

5、防火材质;

6、轻松实现多控;

7、安装、加装和改装十分快捷;

8、支持多平台、多协议、语音和手机APP无线远程智能控制;

9、采用微能量采集自发电技术研发;

10、安装方式多样化:螺丝固定、3M胶粘贴、不固定随处放;

11、后期免维护、位置更改移动方便;

 

校舍改建目标

文章以岱山小学改建避难型工程为例(图片是其他真实案例配图),该小学位于南京市保障房片区,于2012年投入使用。结合地区颁布的防震减灾要求,需要将校舍改造成应急避难专项场地,兼顾防灾避难型建筑功能"。在避难型建筑改建设计期间,应当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平灾结合等设计原则,确保实际设计工作能够在控制地震危害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文章案例中的小学建筑总面积为12368㎡,地面建筑共四层,总高度为15.3m,属于框架结构。结合地区防灾标准,将该小学改建成遇难建筑,要求避难建筑的最长开放时间为100d。每一层建筑中均设置一个避难单元,有效避难建筑面积为5786㎡,避难人数可达到1743人,避难住宿总面积为3486㎡。在经避难场所建筑改造后,需要在建筑内部设置应急管理区、应急医疗卫生区、应急物资储备存放、应急垃圾收集等区域,要求避难建筑以住宿为主。

 

应急供电系统设计

在既有校舍改建避难型建筑前,学校中已经建成了一座变配电所,可以从市政电网内引入两回路电压,将电压控制在10kV,电源频率为5Hz。同时,在高压柜中包括10kV环网柜,低压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配备母联开关的配电设备,低压主进线开关、联络开关之间的电气与机械联锁。

 

在实际改建后,避难型建筑的应急功能保障级别为二级,灾时需要具备除正常电力系统电源,另再引接临时电源的条件。

 

总之,为切实发挥出校舍建筑改建避难型建筑运行期间的最大作用,成为应急避险、安置灾民、救治伤员的重要场所,需要严格管控电气设计环节,要求电气设备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避灾服务,易百珑无线动能遥控开关做到降低和减少甚至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致力做好更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