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千行百业,萤石物联云平台全新能力发布

描述

音视频技术深刻改变着千行百业的管理效率,成为物联网应用的基础设施,萤石云作为亿级视频设备背后的物联网平台,通过十年的锤炼,聚“视”蓄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平台化能力。萤石打造全栈开放的云平台业务模式,以沉淀、验证、持续升级的服务助力行业开发者完善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方案。“云“领百业,从视频到视觉,从看清到读懂,萤石云赋予了音视频技术场景化应用的无限可能

物联网

回顾萤石云的发展历程,2021年,萤石将积累多年的能力进行开放,形成了全栈开放的平台服务,以音视频感知为特色,为更多开发者提供成熟的物联网PaaS组件;2022年,萤石全栈式开放云服务体系再升级,举办首次ECDC萤石云开发者大会,并带来一项全新的开放服务——ERTC(实时音视频互动),将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更为丰富的智能化产品和行业应用方案。

3月28日,以「云领未来,聚“视”前行」为主题的2023 ECDC萤石云开发者大会在萤石杭州总部召开,展现萤石云积淀一年以来,开放能力的新特性以及新效能工具,新产品主要聚焦PaaS平台能力、音视频技术、垂直行业服务组件等,面向智慧畜牧、零售连锁、智慧建筑、远程医疗、居家养老服务等更广阔的业务领域。

 

1

萤石开放平台:

借助物联音视频,顺势增长

 

随着5G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音视频应用在千行百业迸发新的活力,面对开发者在垂直行业场景方案的创新需求,萤石开放平台持续升级、迭代PaaS组件,高效助力业务增长。

在会上,萤石开放平台产品负责人表示,“音视频在行业中能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朝着基础设施的属性在演变。”音视频技术作为现实世界的数字还原,正在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并且具有低延时、强交互的趋势。

萤石开放平台帮助开发者抓住音视频能力在行业变革中的动向,实现业务的顺势增长。

物联网

本次发布会,萤石开放平台带来了三项效能工具,来辅助缩短开发周期。

其一,萤石推出了全新的EZVIZ实时音视频开发套件,在基础开放能力上,对需要低延时、强交互的行业场景——固定画面场景的互动直播、远程作业督导、视频通话场景一一做了组件化封装,把设备到业务场景之间的能力差距,通过开发套件的形式补齐,然后开放给开发者,希望借此帮助开发者减少系统构建过程中的经验性偏差,节省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物联网

这是萤石成为可信赖的智能家居服务商及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被24万开发者共同选择的差异化优势——设备和云一体化,云边结合更易用,三行代码获得视频能力;萤石自研协议更好兼容,性能卓越全链路的安全可靠,这些都帮助开发者快速落地项目,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萤石推出了EZVIZ远程运维组件,通过该组件可实现远程配置、远程协同和远程沟通,还可以通过数字人替代标准化、高频的演示和答疑。远程运维组件变革以前需要电话、微信语音和远程桌面的管理方式为数据、过程和质量都可被管理的运维模式,可大幅提升运维管理效率,降低运维管理成本。

此外,萤石还推出了设备授权托管v2.0组件,通过该组件可在业务系统中快速连接萤石用户及其设备,通过全新的萤石云利旧的模式,帮助开发者降低获客门槛,辅助开发者更多、更快的去连接萤石用户,以便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

 

2

ERTC:

向阳生长,携手同行

 

过去一年,萤石ERTC(实时音视频服务)与多家行业ISV建立了合作,帮助他们落地了100多个需要音视频互动的项目,过程中开发者对信息安全、办公协同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物联网

迎接挑战,萤石在ERTC1.0的基础上发布了安全、控制、管理、远程协作、和客户端UI五大组件以及质量管理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将ERTC升级到了2.0。

物联网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发布安全组件旨在为开发者构建音视频互动的安全可信体系,包括互动过程中的身份可信、终端可信、平台可信和会议安全四个方面。在数据上,萤石ERTC安全组件将全平台一个密钥转换为让组织设置自己的密钥,更加安全,用户使用更放心;在操作上,限制和记录成员在互动中的录屏、截屏操作,互动过程也可以开启屏幕水印,防止用户拍照传播等等。

基于安全、控制、管理、远程协作和客户端UI的五大组件,质量和运营管理系统,以及在服务部署方面的进展,萤石ERTC2.0将继续为IoT、教育、金融、企业、医疗、公共服务、司法等近10个细分行业的开发者提供更安全、更丰富、更稳定、更灵活、集成速度更快的服务

萤石还发布了两套aPaaS组件,一套是视频客服aPaaS组件,它支持通过音视频互动把从前的答疑升级为更自然的语言交流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这个服务组件也能支持通过微信小程序和WebRTC快速接入。

另外一套是云视频会议组件。基于ERTC2.0在安全可信和高效协同方面的能力,萤石实现了一套完整的云视频会议服务,提供了各端侧客户端SDK。

 

3

萤石物联专有云:

持续提升集成效率,夯实政企数智底座

 

顺应企业自建物联网云平台的趋势,萤石面向行业客户,提供易集成、高可用、高性价比的物联PaaS私有化部署服务,让开发者快速具备视觉物联PaaS能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物联网

萤石近10年的c端运营经验,服务了1亿用户和1.8亿设备,沉淀了运营级物联云的建设能力,21年萤石推出了物联专有云服务,主要延续公有云上的接入能力、视频能力以及运营能力服务开发者,22年物联专有云2.0版本上线,该版本实现了架构缩减、多云适配、组件丰富、框架开放等升级,进一步帮助开发者快速建立轻量化自有物联网平台。

本次发布会萤石物联专有云带来了全新的组件更新,发布的能力中包括低代码音视频引擎,该引擎主要面向已拥有IoT平台的企业,可以方便地被开发者集成入自己的平台内,快速补齐音视频能力。具备基础设施资源占用少、集成方便、多云融合、低成本、高品质等特点。高效实现萤石云音视频能力输出给合作伙伴。

同时,萤石物联专有云新架构下发布了四个新的物联效率工具:物联标准库可协助开发者制定和管理企业的物联标准,方便应用对接,减少后续同品类的重复劳动;协议翻译器可以以零代码的方式支持设备以二进制协议承载业务交互;调试套件主要提升开发者的生产效率,解耦应用和设备的开发依赖;数据服务工具,方便开发者做物联数据的价值挖掘,省心、省力。

 

4

萤石智能居家养老组件:

关注居家养老安全

提升行业智慧看护效率


 

除了萤石物联网云平台三大服务在2023年的全新升级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面对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用户看护、行业数字化转型等多重痛点发布的智能居家养老组件。
 

物联网

萤石智能居家养老组件是以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云平台——萤石云为基础,结合萤石智能硬件+萤石生态硬件构建的服务型产品,为智慧养老行业客户提供智能硬件管理和云端数据统计设置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设备维护管理难、数据处理耗时多等问题。

萤石此次发布的智能居家养老组件主要由以下七个组成:

首先,要实现老人居家远程看护,最受关注的模块是跌倒告知组件,智能摄像机跌倒检测雷达全天候检测看护,一旦检测到老人跌倒能第一时间通过云端推送行业客户。同时配合视频通话能力,家属和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实时了解老人现场情况,以便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其二,环境检测组件,通过烟雾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燃气传感器和空气盒子,第一时间消除房子安全隐患,及时提醒老人注意环境影响;

其三,长时间未活动检测组件,行业客户可自主在云端配置不同设备间联动规则,如自主设定基于门磁、红外、摄像机等检测数据的时间间隔等来判定老人是否在屋内已经长时间未活动,一旦检测到就及时推送告警,可以做到全屋覆盖、久坐、突发疾病等多维度检测;

其四,睡眠体征检测组件,通过体征检测雷达来高精度检测老人呼吸、心率、睡眠质量等,并在在云端分析睡眠质量给出报告和建议,相当于每天都在做体检,时刻关注老人身体健康;

其五,亲情沟通组件,借助萤石智慧屏打造快速便捷的沟通能力,手一挥就唤醒,一按键就可以拨通家属和服务机构,同时家属和服务机构也可以快速呼叫老人,语音留言等;

其六,老人活动模型组件,老人活动数据统计图表化,通过模型自适应自动适配每个老人,出现跟平时平均值差异较大,我们就通过预警来提醒相关看护人员来及时了解老人身体及心理状况;

最后,服务规范组件,封装了工单信息、视频云存储、视频流播放和数据联动方案,通过搭配智能硬件AI工牌实现音视频服务监督,另外结合音视频通话能力推出行业首发的远程指导能力,一旦一线工作人员遇到不能解决的棘手问题,可以通过AI工牌一键呼叫,实现跟服务机构、家属甚至医院等多方视频通话,更好地为老人提供服务。

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养老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红利时期,而养老产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蕴含着巨大的需求,萤石云养老组件的发布,可以加速养老产业智能化升级,通过高效便捷的组件集成,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打造以智能看护为特色的服务方案,全方位守护老人健康安全。

 

5

萤石云升级的背后
 

萤石全栈式开放云服务体系全新升级的背后,是萤石日渐精进的心态,也是萤石在坚持不懈的高研发投入

在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截至2022年6月末,萤石已拥有74项授权发明专利及74项软件著作权,在申请发明专利375项。萤石也发展了“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的双主业格局,是业内为数不多的由硬件设计研发制造到物联网云平台且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AIoT企业。

在规模方面萤石成绩斐然,截至2022年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全球亿级设备接入物联网,其中视频类物联网设备数量约1.3亿台,萤石物联云平台用户数量突破1亿名,月活跃用户近4000万名,开发者数量近24万。

未来,萤石将继续聚焦于自身擅长的视觉技术,依托物联网云平台,助力千行百业开发者高效实现业务创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