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市场需求。《中国电力巡检机器人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2年我国室内及室外电力巡检机器人渗透率约为10%左右,尚处低位。中泰证券预测,电力巡检机器人未来4年预计新增超250亿元。
巡检机器人在电力行业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配电室、变电站、地下电力管廊、电力架空输电线路、塔架等。其中主流巡检场景为室外变电站和室内配电室。例如,国辰的配电室巡检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配电室、开闭所、开关室、继保室、GIS室、调度机房等场景。
分析一系列电力巡检落地项目后可知,配电室是巡检机器人落地应用最快、需求较大的场景。与传统巡检方式相比,使用巡检机器人也为配电室巡检工作带来了质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1、传统配电室巡检的痛点
当前,传统的配电室等场景多采用的是人工巡检方式,比如人工抄表、纸质记录等,有很多的局限性,也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人力成本高,人员管理难度大
配电室一般需要2人及以上的值班人员,而大部分时间,人员又处于空闲状,工作效率不高,造成了人力资源和成本浪费。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场所比较混乱,员工的工作态度不够严谨,现场甚至烟雾弥漫,整体管理难度大。
1.2、巡检环境不友好,影响身心健康
在真实的配电室环境里,现场设备的噪音是很大的,尤其是主变室,噪音甚至超过了80分贝,相当于一辆汽车从身边开过,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加之工作场所封闭,空气流通差,导致整体工作环境更加不友好。
国辰巡检机器人主变室噪音检测
1.3、数据记录不真实,存储复核难
人工巡检使用的是纸质记录方式,数据采集中的个人主观性较大,数据难以复核,也不便于存储、统计。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巡检人员大量频繁的抄表很容易导致数据记录错误。加之部分表计位置高,上下采集操作不便以及操作不规范等,还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使用巡检机器人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使用巡检机器人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难题。在国家电网的一个巡检机器人项目中,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应用智能远程巡检平台,仅用18分钟就完成了1469套继电保护装置的8万余项信息核查和多处异常点定位工作。在人工成本提升叠加智能化机器人能力提升的背景之下,机器换人是大趋势。一个50MW的变电站人工完整巡检一圈,覆盖所有设备所需要时间通常为2-3个月,而机器巡检仅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不少企业客户都反馈说,使用国辰配电室巡检机器人大幅度提升了经济效益。
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巡检效率和效果是使用巡检机器人后最为显著的价值。不久前,中安联合智能在5个配电室“上岗”了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替代现场运行维护人员开展巡检,实现了配电设备的无人值守、智能管控。国辰推出的配电室挂轨升降巡检机器人采用了滑触线供电的方式,真正实现了7天24小时不间断巡检监测。
在国网石河子变电站项目,使用巡检机器人也同样取得了惊人的经济价值。智能巡检机器人根据需求携带各类检测仪器,依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自动开展工作,受环境、恶劣气候以及作业时间的影响较小。220千伏丝路变电站的巡视人员由原来3人减少至1人,巡视时间由4小时减少到2小时,达到了减轻变电运维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巡视效率的目的。
03、适合配电室的巡检机器人推荐
/圆底盘/轮式升降巡检机器人/
推荐指数:★★★★★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等优势,极大的降低了配电室的人工巡检成本。
功能特色:
1、使用激光导航实现精准定位和自主移动;
2、自动沿预定的路线行驶,自主避让障碍物、自主移动到达目的地;
3、拥有异常报警、表盘识别、实时视频传输、AI图像识别等功能;
4、电量低于设定值,自主回归充电;
5、电量高于设定值结束充电,继续投入运行;
6、无人化智能管理,无需人员值守。
/挂轨升降巡检机器人/
推荐指数:★★★★★
适用于配电室、开闭所、开关室、继保室、GIS室、调度机房、电务机房、储能间、数据机房等。
功能特色:
1、多模式融合自主巡检方式,打造创新智慧化无人巡检;
2、全面采集设备红外图像,实时温度分析,异常告警;
3、全面采集表计高清图像,实现智能分析识别(指针/数字/开关/故障灯等);
4、采用滑触线供电,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巡检监测;
5、最小转弯半径300 mm,满足狭小空间巡检需求;
6、可升降云台,行程达1.6 m,范围广,适配各种巡检纵深环境。
国辰产品工程师提示:
这两款机器人的充电方式是不同的。圆底盘巡检机器人采用的是充电桩方式充电,机器人在设定后可自主回冲。充电完成后,再继续开展巡检。
挂轨升降巡检机器人采用的是滑触线供电,边巡检边供电,可真正实现全天候不间断巡检。
国辰机器人致力于的是打造通用机器人移动平台,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的巡检机器人产品,在场景和行业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在AI算法等底层技术、系统技术、应用场景上具有领先的优势。
审核编辑 黄宇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