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阳而生 内卷下的生死拐点,汽车圈「黑马们」如何突围?

描述

即便全球经济面临通货紧缩、消费下行等压力,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旧向阳而生。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一股不可估量的洪流,强烈冲击着全球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速度,而智能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汽车转变为一个多功能的移动娱乐消费终端。”在《2023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上,安富利中国区总裁董花女士表示。

不难发现,伴随着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的牵引,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只有117万辆规模;2021为330万辆,2022年达到550万辆。对比来看,2021年增长了200万辆,2022年增长了320万的规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超强增量,创造了世界奇迹。

“电动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过去燃油车约为15年以上的报废周期将缩短到10年甚至更短,将使新车的销量得到大幅增长,加上近年来出口的增长,我认为中国汽车的产销必然会突破4000万辆,未来规模极其良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先生表示。

安富利

*安富利特邀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先生

崔东树先生认为,城市汽车消费未来将以增换购为主,高端化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850万辆,实现30%左右的增长,呈现增速逐步放缓、出口增长较强的态势。

艾迈斯欧司朗汽车照明亚太区市场部总监金宇清先生看来,从去年开始,已经逐渐感知到全球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在看中国,未来中国哪些汽车应用发展为主流,那么这些应用就会演变成全球汽车应用爆款,以汽车照明相关智能化为例,目前中国市场中类似交互式信号灯、可变色RGB氛围灯、抬头显示系统等应用的发展节奏明显更快。

新挑战下的新机遇

诚然,在信息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加持下,汽车产业的形态和消费模式迎来了巨大变革,于整个汽车产业链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例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平台化设计,以及设计周期不断缩短,汽车成为消费品的属性也愈加明显。而汽车产业链历经缺芯、涨价、去库存等多重考验,将面临比以往更加艰巨的供应链挑战

董花女士表示,在巨大的汽车供应链压力下,安富利除了提供技术支持以外,一直在优化汽车供应链,希望通过更精确的供应链模型增加供应链的稳定和透明,做好技术和供应链价值服务商的角色,致力于成为Tier 1和OEM的长期合作伙伴。

据介绍,在汽车领域,安富利将自己定义为技术和供应链价值的服务商,并在中国区成立了专职的汽车业务部门,职能涵盖销售、供应商管理、技术支持以及方案设计等;凭借多年来的积累,汽车业务部已经成为安富利中国区非常重要的销售额来源。

而行业巨变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亦衍生出汽车产业的新机遇。

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全球汽车产业“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并成为外贸出口的“新三样”之一。迈向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海热潮未减。

据乘联会统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第一大国。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而在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70%。

另一方面,消费模式的转变之下,各年龄阶段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选择标准亦不同,由内需带来的结构性增长机会,是产业链上下游可见的显著机遇。

崔东树先生认为,从目前行业的剧烈变革可见,高端市场需求爆发式的增长,中国车市增长的魅力仍然较强,叠加各种因素,车市必须自强,抓住巨大的结构性增长机会。

此外,从汽车产品演进过程来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仍然是必然趋势,更多市场红利有待释放。

以汽车芯片产业为例,传统的汽车芯片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单元、刹车控制单元等,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将推动电池管理系统、电动驱动控制芯片、充电控制芯片等相关芯片的需求增加。

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总经理兼骆驼集团CTO陈念先生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和整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提高,对12V低压电池系统提出来更高的性能要求比如高功率、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等,因此低压锂电池的需求随之逐步放量。骆驼集团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轻量化等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开发12V低压锂电电源,通过配套欧美高端主机厂抢占技术制高点,完成低压锂电战略卡位。

而随着汽车往更智能的方向发展,需要更多传感器融合支持,以帮助智能驾驶系统实时采集海量传感器数据并进行融合处理,这也意味着智能汽车对高性能计算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图像处理芯片等的算力需求,将随着智能驾驶等级的提升呈指数级增长。

另外,网联化趋势推动汽车向实现信息互联终局迈进,亦带来了海量的车端、云端数据传输需求。这表明,汽车网联化需要大量的通信芯片、无线连接芯片和数据处理芯片来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对大算力、传感器融合等提出来了更多需求;而以人机交互、云端数据传输等为代表的网联化,带来了车内网络带宽需求的急剧上升,目前很多车企已经在量产的车型里实现千兆以太网的应用,甚至在部署万兆以太网在汽车上的应用。”迈威迩中国区汽车销售总监孙扬先生表示。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光明前景清晰可见,未来市场竞争将聚焦各玩家在细分赛道的核心技术和生态实力。

破除“内卷”,向上突围

纵观智能驾驶发展浪潮,赛道似乎正处于蓝海,但在极目智能公司总经理程建伟先生看来,智能驾驶行业“出师未捷”就开始“卷”、还没“卷”就已经是“红海”,未来整个行业将会进入快速抱团发展的阶段,而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将被淘汰。

“我们奔跑或者努力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不被淘汰。”程建伟先生在峰会中表示。

诚然,汽车生态目前处于剧烈变化的阶段,不管是价值链最上游的主机厂,还是解决方案商、零部件的企业等,各环节的分工进入了较为混乱和迷茫阶段,市场参与者们需通过协同合作找到各自的价值点再归位。

安富利

*极目智能公司总经理程建伟先生

程建伟先生认为,得益于安富利的支持,极目智能过去三年不仅承受住了多重考验,还向社会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未来将基于全栈式自研AI技术,以价值为导向,持续深耕L2-L4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衍生的数据产品和服务,与众多伙伴一起在智能汽车的浪潮中携手共进。

而“内卷”信号,伴随着OEM的降本需求和智能化竞争,正加速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一方面催化着汽车智能化的演变进程,另一方面亦加剧了各细分赛道的竞争白热化。

例如,涵盖了汽车计算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传感器、通信网络、电气分配系统等的电子电气架构,逐渐从原来的分布式ECU架构,进入到域控制器架构,再迈向中央计算架构。

顺应多域融合,乃至中央计算架构,如何突破智能汽车的高性能计算的现存天花板?

“面向舱泊一体、舱驾一体等多域融合趋势,如何平衡算力、考量成本、解决散热等问题,实际上对高性能计算处理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人机交互等智能体验的有待完善,也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的AI应用体验和算力提升是个长期演进过程。”AMD大中华区汽车业务拓展高级经理花盛先生谈到。

映驰科技产品总监王志杰先生介绍道,以EMOS中间件为核心,映驰科技结合一站式设计服务能力推出了高性能计算群解决方案,依托“高效可信赖AI计算”“高安全度软件设计”“高带宽实时通讯”三大核心技术赢得客户青睐。

安富利

*映驰科技产品总监王志杰先生

此外,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智能汽车行业焦点,车企间的差异化竞争将更倾向于软件方面。

比如,随着汽车软件的比重和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通过OTA升级实现对车辆不同功能的升级,推动汽车常开常新成为一大趋势,而车企的盈利模式未来或将从“一次售卖”转变为“预埋硬件+软件付费解锁”。

Elektrobit合作伙伴管理亚洲区负责人顾淳先生表示,Elektrobit为超过6亿辆汽车的逾50亿台设备提供支持,并针对汽车基础软件、互联和安全、自动驾驶和相关工具,以及用户体验,提供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庞大的客户群和强大的软件支持能力赋予了Elektrobit显著的竞争优势。

安富利

*Elektrobit合作伙伴管理亚洲区负责人顾淳先生

“首先,软件定义汽车成为了行业共识,恩智浦在设计产品之初便早已布局,几年前推出的S32K1系列产品全系Arm核架构,方便设计开发,最新推出的K3系列在K1产品基础上软件复用率超70%,可以覆盖车身、电气化、智能化等非常多的应用方向,更加方便产品迭代升级;另一方面,恩智浦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软件生态环境,与东软、映驰科技、知从科技等中国本土企业展开合作覆盖了基于恩智浦产品的强大的生态伙伴合作圈,未来将继续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们一道,把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恩智浦销售经理张靓先生在会上介绍道。

新能源汽车碳化硅市场待爆发

电动化浪潮之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各类新材料及功率器件,在推动汽车电动化进程的同时,也激发了各自的应用潜能。

例如,2018年,特斯拉 Model 3 率先使用由意法半导体提供的SiC MOSFET,开启电动汽车使用碳化硅先河,随后比亚迪、保时捷、丰田等汽车制造商陆续推出应用碳化硅器件新车型。

彼时,业界普遍确信,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碳化硅器件以降低损耗、提升续航能力、实现轻量化是大势所趋。

但在前不久,特斯拉在投资者大会上提到,其下一代动力平台中,价格昂贵的碳化硅为关键部件;但特斯拉找到一种方式可以减少75%的碳化硅用量,同时不影响整车的性能和效率。

一时之间,特斯拉的这番言论激起了千层浪,碳化硅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开始受到质疑,有关未来碳化硅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趋势等话题备受业界关注。

“基于碳化硅的完整解决方案可以让电动汽车逆变器达到最佳性能,这是一种高电压、高功率密度的应用,其中能效是真正的关键区别所在;当瞄准相对成本较低的中端应用时,将碳化硅与硅基IGBT相结合的混合解决方案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当然,与纯碳化硅解决方案相比,这种混合方案势必要在性能上做出妥协,目前已经有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这种混合方案进行了研究,以期开发出特定的、更实惠的汽车架构。不过,从目前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来看,未来碳化硅的需求量仍有大幅增长空间。”意法半导体中国区代理销售部副总裁吴卫东先生在会上表示。

据了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主要用于主逆变器、车载充电单元及DC/DC转换器等应用。相比于目前广泛应用的IGBT,碳化硅是一种更先进的功率半导体。

“以新能源汽车的电控为例,目前业界都追求更高功率密度、更高集成度、更紧凑的电控设计,从材料的角度碳化硅刚好符合电控的需求,按照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4年或者2025年将会实现碳化硅在汽车领域的大批量应用。”英飞凌大中华区汽车电子事业部高级总监仲小龙先生介绍道。

面向汽车行业,IGBT和碳化硅的应用前景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比如,未来或随着IGBT材料的成熟发展,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被进一步开拓;而碳化硅作为新材料,在大规模应用之前,还需要综合考虑其性能、成本、可靠性等。

不过,可以确定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仍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部分新能源主流车厂开始采用800V高压平台,此种情况下必须使用耐高压的碳化硅,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同时有助于电动车充电效率更高效,充电时间更短,让电动汽车更环保、更安全、更智能

“毫无疑问,800V高压平台是一个必然趋势,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安森美很早以前就在布局碳化硅市场,2015年完成了对仙童半导体的收购、2021年完成了对美国GTAT的收购,拥有了碳化硅从衬底到封装一系列的完整生态链,预计到2027年安森美在车载碳化硅功率期间的份额将达到40%。”安森美亚太区分销商业务高级总监高兴先生表示。

目前来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碳化硅尚未完全取代IGBT,两种材料有各自的技术优势。但碳化硅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表现,应用前景不容置疑,巨大的增量市场待爆发。

在6月1日下午的2023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武汉站,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动力三大分会场同步开设了21场研讨会,近20家原厂、合作伙伴和安富利的技术专家,从各细分行业的不同角度与维度,展示了技术创新和未来动向,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具备实践价值的技术参考。

安富利

*2023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现场

至此,2023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武汉站、合肥站、芜湖站和重庆站四大城市四天近百场演讲重磅落幕。

其中,围绕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话题,AMD以《沉浸式座舱时代自适应SOC的Vision Hub应用》《舱驾一体”时代的高性能异构计算平台(HPHC)》主题,NXP以《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应用》为主题,ams OSRAM以 《引领汽车智能化 - 基于ams OSRAM 产品的车载应用介绍》为主题,莫仕以《智能化汽车时代莫仕的机遇》为主题,瑞萨电子以《瑞萨电子智能驾驶ADAS 解决方案》为主题,安世半导体以《安世半导体产品为高可靠的自动驾驶保驾护航》为主题,Marvell以《Marvell Brightlane产品系列,加速汽车网络化发展趋势》为主题,分别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另外,Infineon以《新能源动力汽车电子应用》为题,安森美以《安森美在汽车BCM中的应用》为题,美光围绕《美光: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影响内存与存储需求》主题、ISSI以《ISSI车规级存储器解决方案赋能中国汽车电子应用》为题、圣邦微电子围绕《圣邦微电子汽车系统解决方案》、Murata以《汽车同轴线传输电力系统的电感方案和专业噪声对策》为题、PI以《去除12V电池 - 为变化的电动汽车系统架构供电》为题、Vishay以《Vishay在BMS应用中的解决方案》为题、Bel Fuse围绕《电动汽车电源,电动汽车保险丝和应用》、Abracon以《Abracon为汽车电子设计提供被动元器件方案》为题,KAVX以《KAVX陶瓷电容,钽电容和其他车规产品介绍以及在汽车里的广泛应用和新机会》为题、艾迈斯欧司朗围绕《艾迈斯欧司朗革新的车载传感技术》《艾迈斯欧司朗车外照明趋势及关键产品更新》主题,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汽车领域的新机遇和新产品、新方案。

作为屹立行业百年的企业,安富利在技术上,深耕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电池管理等应用,将触角从Tier 1延伸到车厂甚至是IDH,具有服务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能力。在生态建设方面,安富利构建了一个完整覆盖汽车技术产业链的朋友圈,可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灵活且多元化的服务。

据董花女士介绍,作为疫情后首次在中国区举办的大型汽车峰会,2023安富利汽车生态圈峰会选址武汉、合肥、芜湖和重庆4个中国内陆城市,不仅对安富利汽车客户群的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希望在这些重要布局区域大力支持众多企业的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站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起点,企业只有洞悉行业趋势、提前布局,才能在新形势下脱颖而出。未来,在“合作共赢”主旋律下,安富利将继续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助力汽车产业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