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基本原理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DSC定义: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的一种技术。

基本原理:

DTA存在的两个缺点:

1)试样在产生热效应时,升温速率是非线性的,从而使校正系数K值变化,难以进行定量;

2)试样产生热效应时,由于与参比物、环境的温度有较大差异,三者之间会发生热交换,降低了对热效应测量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使得差热技术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工作

为了克服差热缺点,发展了DSC。该法对试样产生的热效应能及时得到应有的补偿,使得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无温差、无热交换,试样升温速度始终跟随炉温线性升温,保证了校正系数K值恒定。测量灵敏度和精度大有提高。

DSC曲线:

量热仪

纵坐标:热流率

横坐标:温度T  (或时间t)峰向上表示吸热向下表示放热在整个表观上,除纵坐标轴的单位之外,DSC曲线看上去非常像DTA曲线。像在DTA的情形一样,DSC曲线峰包围的面积正比于热焓的变化。

量热仪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