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无源光网络的系统设计

网络协议

14人已加入

描述

 

  EPON(Ethem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无源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网络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主要研究EPON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EPON的网络结构特点,通过逻辑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论述了EION网的设计过程,得出了不同接入需求下的设计方案。创新之处在于从用户带宽需求入手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的效果。

  1 网络设计步骤

  首先,选择网络拓扑结构,其次,进行网络设计及设备选择。对需求进行充分分析,全面了解用户需求,分析需达到的技术指标和限制条件,就商业目标和对其约束的条件进行充分论证。在对网络现在及未来通信以及需求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设计。需求来源于决策者的建设思路、国家/行业政策、用户技术人员对技术细节的理解、用户能提供的各种资料;而应用需求则要考虑可靠性/可用率、响应时间、安全性、可实现性、实时性等。

  根据前面步骤的分析,选配好设备,确定网络连接线缆和各层设备的数量便可制定整个网络的拓扑图。无源光网络采用对称分光比分光器,保证每条链路在设备光接收灵敏度范围内,分光器最大光分支比为1:32,适用于用户比较集中的情况。

  2 EPON系统设计

  2.1每户带宽设计

  (1)若按标清MPEG-2标准计算,要求每用户点播视频流为4 Mbps,若按标清MPEG-4标准计算,要求每用户点播视频流为2 Mbps;

  (2)交互数字电视正式运营后,按总有线电视用户的20%接入交互数字电视,且同时点播视频节目的用户按50%计算;

  (3)其他业务按接入交互式数字电视用户数的30%计算,且按30%在线,每户平均在线流量按500 kbps计算。

  按以上条件每100户用户将占用带宽为:

  100×20%x50%×4+100×20%×30%×30%×0.5≈41 Mbps

  100×20%×50%×2+100×20%×30%×30%×0.5≈21 Mbps

  每有线电视用户平均接入带宽为0.41/0.21 Mbps。

  2.2 OLT每千兆光口可带用户数

  OLT既是一个交换机或一个路由器,又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它为PON提供光纤接口,根据以太网向城域网及广域网发展的态势,OLT在提供千兆光口的同时,还提供多个Gbit/s和10 Gbit/s的以太网口。

  在目前的系统中,每个OLT提供2~4个千兆光口。每个千兆光口可带的用户数目计算如下:

  (1)按每个交互数字电视用户4 Mbps带宽计算

  OLT每个千兆光口可覆盖的用户数约为1 000/0.4=2500。若一栋楼按50户计算,则可覆盖2 500/50=50栋楼。

  (2)按每个交互数字电视用户2 Mbpe带宽计算

  OLT每千兆光口可覆益的用户数约为1 000/0.2=5 000。若一栋楼按50户计算,则可覆盖5 000/50=100栋楼。

  由于OLT每千兆光口可以由PON分为32/64个光分支,支持32/64个用户终端ONU。如果EPON采用FTTBLAN接入方式,则OLT每千兆光口可以覆盖32/64栋楼。

  当采用MPEG-2编码标准时,按常规32个ONU到楼,覆盖1600用户,则每个ONU覆盖1600/32=50户。每个ONU的平均带宽为1000/32=31.25 Mbps,按总有线电视用户的40%接入交互数字电视,且同时点播视频节目的用户按40%计算,一栋楼的交互数字电视用户的带宽为31.25/50×40%×40%≈4 Mbps。能满足要求。

  当采用MPEG-4编码标准时,按64个ONU到楼,覆盖3200用户,则每个ONU覆盖仍为3200/64=50户。每个ONU的平均带宽为1000/64=15.63 Mbpe,按总有线电视用户的40%接入交互数字电视,且同时点播视频节目的用户按40%计算,一栋楼的交互数字电视用户的带宽为15.63/50×40%×40%≈2 Mbps,能满足要求。

  2.3 光分配网(ODN)的设计与应用

  2.3.1 光分配网设计的一般概念

  EPON系统中ODN位于分布的光网络中,包括单模光纤、光分路器等。OLT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通过光纤与分光器与ONU连接,最大传输距离可达20 km。在ONU侧通过光分路器分送给多达32~64栋楼的用户。

  在ODN的设计中主要涉及到光缆布线、安全保证、光分路器的级联等问题。ODN系统的设计主要与城市居民小区的物理分布有关。常规结构的ODN设计较为简单,如下列举了ODN设计中的一种光分路器级联的方案供参考。

  例:4个小区,每个小区16栋楼,分前端机房距离第一个分光器5 km,第一个分光器距离各小区最远2 km。

  可采用下列光分路器级联的方式进行设计,由于光分路器的级联与其级数无关,只与整个ODN系统的损耗有关,4个小区,每个区16栋楼,可用2个PON口进行覆盖即可,如图1所示:

  

无源光网络

 

  此设计方案可大量节省光纤,使布线更加灵活,减少了布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麻烦。其链路损耗如下:

  1×2光分路器损耗:3.2 dB

  1×16光分路器损耗:13.5 dB

  光纤损耗:0.32 dB/km(1 310nm波长)

  链路总损耗为:

  3.2+13.5+8.2x0.32+6 x0.5=22.32

  如OLT发射功率为PT=0dBm,ONU接收光功率为PR=-26 dBm,这是由于下行为数字基带信号,ONU的接收功率一般可达-26 dBm,则

  PT-PR=0-(-26)=26 dB>22.32 dB

  这就保证了PT-PR>22.32dB的链路总损耗,才能达到IEEE802.3ah对EPON物理层规定数据通道误码率10-12要求。

  2.3.2 ODN系统设计的光损耗计算

  根据PON系统特点,覆盖范围从OLT到ONU的各条光链路总长度应在20 km内。ODN系统设计中,光网络的光损耗应计算OLT到距OLT最远的ONU的光路损耗L:

  

无源光网络

 

  式中:a为光纤损耗系数(dB/km);l1为OLT到第一个分光器的距离(km);l2为第一个分光器到第二个分光器的距离(km);l3为第二个分光器到第三个分光器的距离(km);l4为第三个分光器到距离第三个分光器最远的ONU的距离(km);Ls1、Ls2、Ls3分别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分光器的损耗(dB);a×0.5为a个活动光连接起的总损耗(dB);PT为OLT/ONU的发射光功率(dBm);PR为OLT/ONU的接收光功率(dBm);a按1310 nm波长取值,即a=0.30-0.35 dB/km,光纤融熔拉锥型分光器的损耗Ls取值如下:

  1:2分光器Ls=3.2 dB;1:4分光器Ls=6.4 dB;1:6分光器Ls=8.5 dB;1:8分光器Ls=9.7 dB;1:16分光器Ls=13.5 dB;1:32分光器Ls=18.3 dB。

  可以看出,分光器的分支数越大,损耗也越大。因此,从OLT到ONU最多只能用三级分光器。

  无源光网络设计时,在设计光路结构方面,不能按照设备的接收极限值设计,通常需要留出至少3 dB的余量。即:

  

无源光网络

 

  由于不同厂家选用的光模块不同,所以,PT-PR的值也不同。实际设计时应根据所选用的设备参数来确定PT-PR的值,并由此确定L的最终dB值。如本例所选设备其PT-PR=26dB,则光路损耗上限L=(PT-PR)-3=23 dB。倘若L超过此值,则不能满足BER≤1×10-12的要求,须重新设计。

  3 EPON技术的优势

  (1)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以太网技术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和成熟的局域网技术。EPON只是对现有IEEE802.3协议作一定补充,基本上是与其兼容的。EPON与以太网的兼容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2)高带宽:EPON的下行信道为百兆/千兆的广播方式,而上行信道为用户共享的百兆/千兆信道。这比目前的接入方式,如Mode、ISDN、ADSL都要高得多。

  (3)低成本:首先,由于采用PON的结构,EPON网络中减少了大量的光纤和光器件以及维护成本。其次,以太网本身的价格优势使EPON具有无法比拟的低成本。EPON技术目前还处在研究讨论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包括上行信道复用技术、测距和时延补偿技术、光器件和突发信号快速同步等方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