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一个30瓦立体声放大器电路

描述

  立体声放大器在我们需要放大输入信号以使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地方非常方便。无论是聚会,会议,还是只是为了聆听完整的高保真度,这款放大器都将完美完成工作。该立体声放大器电路易于构建,可提供惊人的音频功率和极低的总谐波失真。它比我在市场上看到的使用标准音频IC的任何东西都要干净得多。

  立体声放大器电路图:

  立体声

  工作描述:

  前置放大器部分使用两个运算放大器 U1A 和 U1B 在低音量下提供高音和低音增强,并使用高音和低音控制来根据用户的喜好定制声音。选择开关 S2A是一种 2P4T(2 极、4 掷(位置))旋转类型,可从四个线路电平输入(辅助、CD、调谐器、磁带)中选择一种。它们通过C1、R1耦合到U1A。开关 S3 和S4 是 DPDT(双刀双掷)滑动开关,可选择高音和低音增强。

  如图所示,它们处于关闭(无升压)位置。R2 和 C2 被 S4 短路,取消低音增强。S1

是开放的,它击败了高音提升。R1和R3形成单位增益反相器/缓冲器,并将信号馈送到U1B的高音/低音控制网络。如果开关S3闭合,则C3与R1并联,并以2.34KHz的中断频率提升高音增益。如果开关S4断开,则反馈环路具有额外的增益16和234 Hz的低通断路频率。

  音调电路、高音和低音通过 U1B 和反馈网络 R4 – R9 和 C4、C5 启用。低音控制的中断频率约为 190 Hz,增益约为 16db。高音控制的中断频率约为 1500 Hz,增益为 15db。U1B的输出通过R11连接到具有接地游标的平衡控制器。这会以相反的方式减少或增加左右通道的输出,以平衡两个通道的公共输入的信号电平。

  电阻R11连接到前置放大器输出插孔J5,并通过R12连接到J6,磁带输出插孔。杰克J7,是功放输入插孔。必须将跳线从插孔 J5 连接到J7,才能将前置放大器信号传递到功率放大器。如果需要,可以在插孔J5和J7之间的信号链中插入效果处理器、图形均衡器或其他音频处理器,以进一步增强信号。关闭时,开关

S5 组合了左右通道,用于单声道操作。这对于单声道麦克风输入或单声道输入非常有用,可以使声音从两个扬声器(右和左)发出。

  功放电路放大插孔 J7 上的线路电平信号,为 8 欧姆扬声器供电。信号通过C6、C7(有线形成5uF非极性电容器)传递到音量控制R14。R14的游标将所需的信号电平通过R15传递到功率运算放大器级的正输入(Q3的基极)。

  Q3和Q4构成功率运算放大器的差分输入对。D8、C8、R18和R19隔离负电压轨,并充当晶体管Q3、Q4的电流源。晶体管Q5用作电平转换器,分别驱动由晶体管Q6、Q7和晶体管Q8、Q9形成的准互补级联输出对。二极管D7和R22提供正确的偏置电压隔离,通过输出级晶体管和电阻R10、R20提供约25至26mA的空闲电流。这确保了输出信号中没有交越失真,因为级联输出晶体管对在交越转换处主动导通。

  电容C11和电阻R23、R24形成一个自举偏置网络,在信号波形的负半周期内为级联晶体管对Q8、Q9提供负偏置。功率放大器级增益由R21、R20和C9设置。除了低于8Hz的频率外,在GAIN方程中可以忽略C9。

  增益 = Vout/VIN = [1 + (R21/R20)] = 34 = 30.6 dB。

  因此,.5 V峰值输入电压将产生17 V输出峰值电压,非常适合+/- 18 VDC电源。晶体管 Q1、Q2 作为发射极跟随器稳压器连接,为 TL11

前置放大器 IC 提供 +/- 084 伏电压。

  LED D9 和限流电阻 R29 指示立体声何时打开。主电源由变压器 T1 组成,25.6 VAC,中心抽头,电流为 2 至 4 安培。D1 –D4形成全波桥式整流器,由电容器C18,C19滤波。切换 S6,启用或禁用扬声器。电阻R30在连接到立体声耳机输出插孔之前降低输出(未显示)。

  注意:

  仅显示右声道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左声道相同。

  对高音、低音和音量使用双重控制。使用 DPDT 滑动开关实现高音和低音增强。

  2P4T(2 极、4 掷、位置)旋转开关,用于选择声音信号源。高音和低音控制是线性锥度。

  音量控制为音频锥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