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巡视过程

智能电网

335人已加入

描述

为什么要对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进行巡视检查?

原因:

配电变压器的日常巡视是保证配变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早消缺,否则,运行中的配变因存在的隐患或者缺陷等原因,导致发生影响配变正常运行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的正常供电.

工器具的准备

SL-309型红外线测温仪红外测温仪的测温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

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第二步:巡视作业的过程


作为巡视的过程,总体来说;可以归纳用”四”字诀来执行,一.“看”;二.“听”;三.“闻”;四.“测”,下面根据四字诀来分步学习

配电变压器

一、看(如图所示)

主要是看1、变压器的油温、油色、温度计正常,高低压侧的电流在允许范围内,一般配变上层油温的运行温度不能长时间高于85摄氏度,短时间最高运行温度不可高于95摄氏度。因为上层油温超过95摄氏度之后,油温每上升5摄氏度,配电变压器内部绝缘的老化、变质、失效速度就会增加1倍,加速配电变压器的损坏。所以,运行中要尽量避免配电变压器在如此工况下运行,一旦发现配电变压器上层油温达到或超过85摄氏度,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消缺;油色方面在取油时发现油内含有碳粒和水分,油的酸价增高,闪点降低,随之绝缘强度降低,此时容易引起绕组与外壳击穿,应更换变压器油。

2、储油枕的油位与温度相对应,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储油枕的温度越高,油位就越高,冬季油位应在1/3至1/4处,夏季应在3/4处。各部位无渗油漏油。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对于室外变压器应增加以下三点的工作:

(1)变压器台架上的其它设备(如表箱、开关等)完好

(2)台架周围无杂草丛生、杂物堆积,无生长较高的农作物、树竹、蔓藤植物类接近带电体

(3)变压器台架高度不小于距离地面2.5米,无锈蚀、倾斜、下沉,砖、石结构台架无裂缝和倒塌的可能,地面安装的变压器围栏完好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三、闻。

主要是用我们的鼻子来闻配变是否有异常的气味。如:当配变内部发生严重故障时,油温剧烈上升,同时分解出大量的气体,使油位急剧上升,甚至从油枕中流出,此时应立即停止配变运行,打开油枕盖,闻一闻内部气味,若有明显烧焦气味,则说明内部可能绕组出现故障,需停电检修。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结束工作任务及工器具

整理:

1.清点工作班成员,确认所有人员已结束工作

2.作业完成回单位后及时归还工器具到指定地点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第一步  巡视作业前的工作准备 (1)做好出发前工器具及资料的准备  (2)做好巡视配变的风险评估      (3)做好巡视作业前的安全交底   第二步  巡视作业过程”四”字决       一.”看”;二.“听”;三.“闻”;四.“测”   第三步  巡视作业终结       (1)总体结果         (2)作业汇报        (3)作业记录       (4)结束工作任务及工器具整理 易犯错误

1.巡视人员打开带有SF6设备的电房门后,即进入电房检查   

正确的做法:进入刚打开的带有SF6设备的电房前,应先通风15分钟,然后方可进入

2.巡视过程中,巡视人员存在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足的情况  

正确的做法:巡视过程中巡视人员必须与10KV带电设备保持不得小于0.7米的安全距离

3.巡视中发现缺陷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   

正确的做法:在发现缺陷的同时必须进行记录而且记录填写应详细并将缺陷处拍照留底

异常处理

1.巡视时,当遇有威胁到工作人员的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工作

2.巡视时,如发现设备存在严重的异常(如:配变冒烟)时,则巡视人员可立刻将设备停电,但事后报告领导,等待处理

3.当巡视时发现配变油温剧烈上升,同时分解出大量的气体,使油位急剧上升,甚至从油枕中流出,此时应立即停止配变运行,待停电检修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选择题:

1.变压器室、配电室的门应(A)开启。A.向外 B.向内 C.双向 

2.变压器的通风窗应采用(A)材料。A.非燃烧 B.木质 C.可燃性

3.油浸式变压器应装有压力释放器,当内部压力达到(B)时,应可靠动作。A.40kpa  B.50kpa   C.60kpa D.70kpa

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