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两级运放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模块。其中以5管+共源级最为简单,一般在中等增益时还是适用的。
图1 两级运放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Vout处会有一个较大的负载电容C L ,为了驱动这个大电容,M5需要较大的尺寸,导致M1、M2、M3、M4构成的第一级会看到很大的负载,这样第一级(以后简称S1)的极点和第二级(以后简称S2)的极点相距很近,接成闭环后运放很不稳定,甚至振荡。
为此,加入电容C c ,由于密勒效应,S1输出节点形成一个很大的等效电容负载,极点频率变低。对于S2,Cc跨接在M5两端,形成了漏到栅的负反馈,减小了S2等效的输出电阻,S2的极点变大。这就是所谓的极点分裂。
详细的理论推导此处不再描述,直接上张老师(张鸿-西安交大)课件上的结论:(A1为第一级的增益,A2为第二级的增益,gmx代表标号为x的MOS管的跨导,其余类似) 主极点的角频率为 式(1) :
非主极点的角频率为 式(2) :
其中Cn1是VO1节点对交流地的总寄生电容。
对于两级运放这样一个二阶系统,为了保证闭环后(假定反馈系数为1)系统是稳定的,ωnd和GBW应具有足够的距离来保持足够的相位裕度。以60°相位裕度为例,此时GBW=ω d ×(A 1 ×A 2 )=ω d ×(g m1 (r o2 ||r o4 )×A 2 )=g m1 /C c ,ω nd ≈1.5GBW。
对于S2,其输出端的寄生电容会增大VOUT节点的等效负载,因此一般手算之后需要提高S2的尺寸来保证ω nd ;另一方面,M5栅极到“交流地”的寄生会降低Cc的负反馈效果而降低ω nd ,所以需要反复迭代。
对于S1,理论上的负载电容为A 2 ×C c ;事实上,Cgd5也是密勒电容的一部分,C gs5 +Cgb5也增加了一部分负载。这样,VO1节点的等效负载为A 2 ×(C c +C gd5 )+C gs5 +C gb5 ,式(1)重写为:
在S1的输出端,M2和M4的漏端寄生电容也会降低Cc的反馈效果,拉低ω nd 。
给定负载、电流、带宽、增益4个参数,且 假设S2输入级的DC值已经根据输出摆幅确定好 ,整体运行思路如下:
当S2的增益A2和M5的DC偏置点确定之后,假定S1输出点寄生C node =1pF(Cnode主要由M2和M4的漏端电容构成,后面会再提到):
python调用hspice扫描M5的L,获取“当g m5 ×r out5 =2×A 2 ”的L值,获取此时M5的r out5 ×id5;
继续扫描M6的L,获取“r out6 ×i d6 =r out5 ×i d5 ”的L值(这个方法在求解S1时也会用到),那么此时所选取的M6的沟长,能使M6在流过和M5相同电流的情况下,得到和M5相同的输出电阻。此时,hspice扫描得到gm5和C gs5 +C gb5 ,C gd5 ,C ds5 +C db5 +Cdd6的比例关系,ωnd的表达式参考拉扎维式10.24重写如下 式(3) :
其中ωnd的目标值为1.5GBW,RL是S2的输出电阻,值为A 2 /g m5 。
C mil 、C Lx 、Ce分别为考虑S2寄生电容后的总密勒值,总负载值和VO1节点的总寄生值(包含C node ),这3个变量均由1个固定值+1个与gm成正比的值组成。
直接求解式(3)(化简后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获取gm5的最终值g m_target 。gm_target除以当前gm5的值,即可得到M5的finger数;同时也可得到S2预期的电流值cur2。
式(3)可能无解或最终求出一个很大的cur2,此时说明Cc太小,寄生对极点分裂的削弱作用过大,迭代Cc重新求解(这部分可由程序自动进行)。
有可能通过一个很大的Cc来使(3)具有一个合适的解,但此时S1的等效负载会很大,导致S1无解,此时说明当前的增益分配不合理,调整S2的增益,重新迭代。
如前所述,S2解出之后,需要回传一些参数:
一是S2的预期电流cur2,总电流-cur2即为S1可接受的电流;
二是S2的C gd5 、Cgs5和C gb5 ,A 2 (C gd5 +C c )+C gs5 +Cgb5是第一级总的负载电容。在这个负载电容下,S1所产生的主极点频率为ω d =GBW/(A 1 ×A 2 ),结合式(1)可以确定S1的输出电阻;S1增益为A 1 ,所以S1预期的跨导gm_s1可以确定.
相比于S2,S1多出了一个需要优化的变量,源端电压V B 。对于N管,VB越大,Vod越小,g m /id越大;但同时需要的管子面积可能也越大,带来很大的寄生电容。
当VB较小时,实现同样的gm会需要更大的电流,但是总面积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因为Vgs较大时,MOS管实现相同的本征增益可能需要更大的L。
VB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还是让代码直接迭代吧。
首先,扫描一个基本管子的V th ,进而确定VB使Vod在300mV左右,VB从此时开始迭代。
从180n10u扫描MOS管的增益,得出合适的L(记为L1)后计算其g m_s1m /i d ,满足要求则扩展MOS管的finger,达到g的跨导;否则增加V dB ,直至求出同时满足增益和g m /i的M1/M2尺寸;按照前述r d~相等的原则确定M3/M4的尺寸。out *i
计算此时M2和M4带来的寄生电容C par1 ,将L的求解范围设为(180n ~ L1 - 50n),继续求解。当解出的寄生电容比上次寄生电容大,或者无解时,停止迭代。此时即解出了S1的尺寸参数,且此时S1在VO1节点产生的寄生电容是最小的。
如果一开始即设置了一个合适的C node ,最后解出的S1输出点的寄生电容小于这个预设值,此时迭代已经完成了,电路拼接之后即可实现预期的带宽和相位裕度。
如果解出的S1输出寄生大于预设的C node ,重新标定Cnode并再次先后求解S2和S1即可。
注意,上述求解过程中为了方便程序迭代,VB是一个固定电压,全差分电路时这样是可以的,在差分转单端电路中,VB并不能按照固定电压处理,需要将VB换成一个MOS电流源。
对调零电阻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推导需要大量篇幅,此处直接迭代Rz并根据GBW和相位裕度更新,得到一个满足要求的解即可。
两级运放如果直接采用5管,也很难做到较高增益。当S1增益很大时,其输出点VO1的寄生电容很高,会导致S2的功耗很高甚至是式(3)无解;所以高增益时还是共源共栅+两级更好一点,这样VO1节点的寄生电容相对较小(个人观点)。
考虑到Rz的调节作用,S2的设计可以更激进一些。例如为了满足60°相位裕度,ωnd的目标从1.5GBW下降到1GBW,最后用Rz调出正确结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