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technews
中国晶圆代工厂28nm市场,发展速度迅速。
针对6 月30 日荷兰发布的先进制程设备出口管制细则,TrendForce 认为,即便受到美日荷出口管制影响,中国晶圆代工12 吋约当产能市占率仍将由2022 年24%,预估增长至2026 年26%。此外,若40/28 纳米(nm)设备出口最终仍将取得许可,预估中国晶圆代工12 吋约当产能市占率仍有机会在2026 年扩张至28%,成长规模仍不容忽视。
由于曝光、沉积、外延制程等多项半导体制程设备均在本次限制出口范围内,凡受管制之品项出口皆需申请许可,9月1日将正式生效。TrendForce表示,以中国晶圆代工产业发展进程来看,目前专注发展的55nm、40nm以及28nm等成熟制程,包含沉积等设备已可大致由中国本土设备商进行替代,扩产及发展上较无虞,关键限制仍在曝光机台。
TrendForce调查,本次首当其冲的业企业包含中芯国际(SMIC)北京厂、上海厂,以及合肥晶合集成(Nexchip)A3/A4厂区。而合肥晶合集成因短期内仍以55nm及更成熟的制程节点为主要量产重点,TrendForce研判影响较轻。至于中芯国际北京与上海厂,预期将可能被迫延缓其扩产计划,等待设备商取得出货许可才能持续进行。
以制程来看,依据美国EAR(Export计划Administration计划Regulations)原则,半导体禁令旨在限制中国先进制程发展,成熟制程并非主要目标。由于美国、日本、以及荷兰设备出口管制条例虽有部分机台横跨成熟及先进制程世代,因而明订由45nm开始至更先进的制程皆须经过审核,但主流用于45~28nm等成熟制程的机台仍将有机会取得出口许可。尽管会面临冗长的设备审查流程,导致中国晶圆代工厂40nm及28nm扩产计划被迫延缓,但就中国晶圆代工厂布局28nm市场的积极度来看,其发展速度仍相当强势。
值得一提的是,1Xnm等先进制程发展方面,尽管目前已非中国晶圆代工厂发展主流,但在美国、日本及荷兰管制下,中国未来发展先进制程的可能性,预期将随着全面性的出口管制被进一步阻挡。
据 Chipinsights数据,2022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市场约 8060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半导体销售占全球比例为 32.5%,估测中国大陆专属半导体晶圆代工市场空间约为 2600亿元。
据IC Insights数据,先进制程 (<28nm)占比约为 39%,对应中国大陆成熟制程/先进制程市场空间约为 1600/1000亿元。2022年中芯国际营收为 495.2亿人民币,其中中国地区占比约为 74%,其现有营收几乎完全由成熟制程贡献,则中芯国际占中国大陆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约 20%左右。
中长期看,科技产业升级驱动半导体需求增量、芯片设计公司愈加倾向于本土晶圆代工、龙头代工厂马太效应,叠加公司成熟制程工艺不断完善补全,浙商证券认为其成熟制程晶圆代工业务仍有望获得高速增长。
大摩:成熟制程增长疲弱,第3季营收估计增长0~5%
摩根士丹利证券发布“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第3季动能仍然低迷不振”报告指出,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增长仍疲弱,仍然要面临定价及产能利用率仍低的压力,第3季营收估计只比前一季成长0~5%。在台厂中,大摩最看好联电,给予“优于大盘”的评价,力积电及世界先进则都是“劣于大盘”。
报告指出,由于终端需求没有太大回升,大多数客户在采购关键零组件时仍然谨慎保守,这些晶圆代工厂对第3季的展望应该会让市场失望。因此,投资人最好降低对于第3季的成长预期。
在中国台湾的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中,大摩最看好联电,给予“优于大盘”的评价,目标价为53元新台币。至于大摩同业对于联电的评等,73%为“优于大盘”或“买进”,12%为中性,15%为“劣于大盘”或“卖出”。
对于力积电,大摩将今年每股税后纯益(EPS)成长率下调67%,明年再下调2%,但对2025年的EPS则上调2%,目标价维持在22.5元新台币。大摩预估力积电今年第3季营收将季增5%,远低于同行预估的15~20%成长率。在第3季,力积电的电源管理IC(PMIC)客户需求仍疲软,产能利用率估计会略微回升,毛利率稳持稳定。
至于世界先进,大摩微调EPS的预期,从2023~25年预估都年成长1%,目标价维持在62元新台币。大摩估计世界先进今年第3季营收将成长15%,但PMIC有下行风险,主要是因为德州仪器在中国大陆的消费PMIC市场愈来愈积极。世界先进第3季的毛利率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原因是备货生产的平均单价较低、夏季的电力成本较高。
另外,报告也指出,晶圆代工需求增长动能弱,也不利晶圆生产商。在台厂中,大摩对环球晶及合晶都给予中性评等。
审核编辑:刘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