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微架构及生态研究框架(2023)

描述

GPU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架构等因素决定的性能先进性和计算生态壁垒。国内GPU厂商纷纷大力投入研发快速迭代架构,推动产业开放构建自主生态,加速追赶全球头部企业。国产替代需求持续释放叠加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加剧,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游戏等GPU需求有望高增,国产GPU迎来发展黄金期,我们看好国产GPU公司的发展与投资机遇。

第一,我们从性能和生态2个维度构建了GPU完整的研究体系。1)性能:决定GPU是否“高效”,其中微架构/制程是影响GPU性能的核心要素。2)生态:CUDA构筑通用计算坚固壁垒。

第二,提出在评估GPU性能的指标的重要性上:微架构、制程、流处理器数量、核心频率对GPU性能影响较大。我们详细梳理了GPU的微架构、制程、显存容量/位宽/带宽/频率、核心频率等各类性能参数及重要性程度,并利用“核心数*核心频率*2”公式对性能算力进行量化,揭示可用3DMark、MLPerf 等GPU软件跑分进行相关性能测试评估。

第三,详细拆解了NVIDIA Fermi和Hopper两大典型微架构的具体硬件实现,在顶点处理、光栅化计算、纹理贴图、像素处理的图形渲染流水线上对Fermi架构进行了拆分;在指令接收、调度、分配、计算执行的通用计算流水线上对Hopper架构进行了简单易懂的描述,并指明更多、更专、更智能等未来架构升级迭代的方向。

第四,明晰了生态是构建通用计算壁垒的基石。提出GPU研发难度在图形渲染硬件和通用计算软件生态层面,在IP、软件栈方面研发门槛较高,需要较长的积累,先发者优势明显。CUDA生态从2006年推出至今,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几乎已在行业生态内处于垄断地位。

第五,深度复盘Nvidia/AMD(ATI)的产品迭代和竞争发展史,通过对NVIDIA长期保持领先和AMD(ATI)反超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架构创新升级和新兴领域前瞻探索是领跑GPU行业的关键。

第六,梳理和测算了国内GPU在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游戏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趋势。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参看原报告“GPU研究框架(2023)”,以及“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182页PPT”,“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182页PDF”。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微架构

以上内容节选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参看原报告“GPU研究框架(2023)”,以及“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182页PPT”,“服务器基础知识全解(终极版)-182页PDF”。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