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流量监测设施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灌区流量监测设施是一种用于监测灌区水流量的设施,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传感器:包括水位计、流速计、雨量计等传感器,用于测量渠道的水位、流速、降雨量等数据。其中,水位计通常采用超声波水位计或浮子水位计,流速计则采用多普勒超声波流速计或雷达流速计。

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这种设备通常采用遥测终端机(RTU),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传输。

通信网络:用于将数据从现场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通常采用GPRS/GSM、CDMA、4G等无线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上。

远程监控中心:包括云服务器、数据接收软件等设备,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传输过来的数据。远程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控灌区的水位、流速、降雨量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警报和预测等功能。

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灌区的水位、流速、降雨量等数据。显示设备通常采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或应用程序查看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工作,可以实现灌区流量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灌区的效率和生产力。

传感器

灌区流量监测设施的特点有:

●远程实时监测水库分布位置、现场设备运行状态、水位、降雨量、设备电池电压等实时数据,能够掌握水雨情的实时动态。

●当水位和降雨量超过预设的告警阀值时,系统能够自动向上级告警。

●服务器和现场终端双向存储历史数据,按需配置视频实时监控功能(光纤/ADSL/4G通讯时)。

●自动统计水位、降雨量等的时、日、月、年数据可以生成曲线及报表,供趋势分析。

●支持市电版本、太阳能版本。

●可对接政府水利厅监管平台。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传统的水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的方式,导致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通过灌区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灌区工程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使农业用水得到更充分的保护。

2、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差异较大。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灌区水资源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以实现节约用水、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等目标。

3、保障工程安全运行: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时掌握工程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工程问题,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同时,灌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灌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应急抢险救灾能力和水资源调配能力,为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促进灌区管理现代化:灌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灌区基础信息的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灌区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为灌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灌区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和效益。

5、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传统的灌溉方式是大水漫灌,通过在田间修建渠道或土渠,将水直接导入田间。而通过灌区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灌溉精细化管理、用水精准化管理、水质水量监测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灌区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促进灌区管理现代化以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快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