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传感技术
本系列文章为于振南老师的颠覆认知的“工业之眼”--毫米波雷达(MMWR)部分,本文内容为: 初探MMWR的神奇。
毫米波?也许你只在网上或新闻里有所耳闻,知道华为的5G基站使用了毫米波,或者知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有MMWR。其实前者是毫米波的通信应用,它使得通信带宽得到质的飞跃,为所谓的“大上行业务”应用提供了支撑(实时机器视觉就是最典型的“大上行”应用)。不过,本章并不讲毫米波的这种通信应用,而是侧重于后者,即在雷达方面的应用。
2021年前后,我的硬件团队一直在研发一个神奇的东西,就是太赫兹MMWR(THz MMWR)。应该说这项工作还是极具挑战的。我团队里有从英国名校留学回来的硬件工程师,精通高频模拟电路设计和无线系统仿真;另有工程师,包括我在内精通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这期间甚至还有位高权重的大佬(不便透露实名)参与关键部分的研发。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感觉到了巨大的研发阻力。
太赫兹毫米雷达其实是MMWR的一个先进分支,或者说是新兴概念,它象征着最激进的MMWR技术。太赫兹MMWR的诸多优异特性使其成为了相关行业的聚焦点。
什么?MMWR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多神奇?振南不再啰嗦,直接来看本章的内容。
正文
1、初探MMWR的神奇
我所带领的硬件团队主要是研发各种传感器,比如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等。可以说,这些传感器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实现基本的采集和算法应用,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业务功能层面的实现,以及整个硬件产品的统一化、标准化,还有硬件技术架构的建立(矩阵硬件和Microbus嵌入式架构就是在这期间搞出来的)。说实话,这些产品都算不上有多高门槛的产品,基本上有一定规模的硬件团队都能作得出来。当然Xstack和个别产品的高精度、高性能是我们看家的东西。但是我们仍然缺少能够主导市场的“独角兽”产品。
1.1那场突破认知的交流会
那是一次技术交流会,更准确的说是产品推销会,主角是北京ZGZL(它是专作MMWR的一家公司),好像名不见经传,但其实是一家高技术企业,我了解到他们人数并不算多,但是人才层次很高。主讲人先介绍了一些应用场景(基本都集中在测距、位移测量和多目标这些方面)。
1.1.1 桥梁纵向位移测量
2020年的“虎门大桥事件”,估计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其根本原因是所谓的“卡门涡街效应”(吊桥共振)。
所以,桥梁的纵向位移(土木工程称之为“挠度”)测量历来都是重中之重。人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实现测量,比如GNSS(通过GPS卫星数据来解算空间位移)、静力水准(通过连通管原理来测量)、动态激光测距等等。而MMWR则开辟了新的思路,如图18.2-3。
18.2 MMWR对桥梁挠度进行多点测量
18.3 MMWR对某机场跑道跨线桥的挠度进行测量
MMWR具有同时测量多个目标的能力,所以用它来检测桥梁挠度成本会更低。看到它的这些特性,你是不是也有点动心了?
1.1.2 钢索拉力测量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去测量一根钢索或金属丝上的拉力。大家可以想想都有哪些方法。
18.4 测量钢索上的拉力(右为桥梁拉索)
1、拉力传感器直接测量
最直接的是使用拉力传感器,如图18.5所示。
OK,这些传感器需要事先安装在钢索上,而很多时候这可能并不现实。比如桥梁上的拉索,或者是已经固定好的钢缆,几乎不可能为了安装传感器而返工。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2、振动法测拉力
我们基本上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一根被绷紧的琴弦,它绷得越紧在拨弄时所发出的声音越尖锐,而越松则发出的声音越低沉。从频域的角度去解释就是,前者振动基频高而后者低。我们把钢索比作琴弦,如果我们可以采集到它微弱的振动信号,然后通过FFT计算其基频,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它的松紧程度了?所以,市面上有了很多基于此原理的振动式拉力计(你可能搜不到,但其实已经有很多场景在应用了)。
在使用这类传感器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其安装在钢索上,并确保其钢性连接,以便振动的良好传递。然后通过电激励或者自然风(比如桥梁拉索)产生振动,继而计算其拉力。
认真的读者,从图18.6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在拉索建成之后,会在外面套一层保护套,所以振动索力计最终是安装在保护套上的,而非直接安装于拉索的金属表面,这样会导致振动传导出现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已经比较先进的了。
3、MMWR测拉力
毫米波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有较好的穿透性。只要MMWR的测量精度足够高,能够分辨微小的位移变化,那我们就可以用它透过保护套,直接去测量钢索的微小位移(其实振动本质上就是微小位移),只要采样率足够高(根据著名的信息论香农定理,也称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率至少是基频的2倍),我们就可以采集到连续的振动信号,从而提取基频,计算拉力。
这种方法,不用接触钢索(隔空测量),而且多根钢索只要是在雷达视域之内,都可以同时测量。是不是感觉,MMWR是位移测量的终级解决方案。
其它更多的应用场景就比较专业了,振南仅举以上两个应用实例。
1.2 令人咂舌的测量精度
主讲人继续介绍:“我们的MMWR采用微波干涉测量原理,位移测量精度最差0.1mm,量程±100mm,采样率可以达到20Hz,距离可以达到50米,而且同时可以测量5个目标。”并带来了一些测试照片,振南给大家看一下。
千分表对比测试,如图18.7。
18.7 雷达测量与千分表测量结果对比实验
此实验的结果如图18.7。(摘自中公智联官方数据)
18.7 对比实验的实验结果
可以看到,MMWR对于位移测量的精度偏差在0.03mm以内。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这套东西可以在几十米外,可以准确检测到目标幅度为0.1mm的位置移动。“哇!我浅浅的呼吸一下,前胸起伏的幅度都比这个位移要大!”对,它可以在几十米开外,判断一个人是否还有呼吸(这是MMWR最典型的医疗应用,非接触式呼吸检测)。
也许是我们比较孤陋寡闻,但是对于这样的测量精度,我们一是吃惊,二是怀疑。这样的精度指标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其实在后期深入的了解了MMWR的原理之后,我们发现实现这些指标并不是特别困难)
编辑:黄飞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