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
锂电产业出海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新故事。电池、材料、设备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近年来都将出海作为重要战略,加快推进从内销、出口,到海外本土供应进程。
以正极材料及前驱体为例,全球锂电市场已对其张开需求缺口。据悉,深耕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格林美,从2022起三元前驱体产品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国内,达到56%。
但在产能出海时间先后方面,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出海进程明显晚于隔膜、结构件等材料。
个中缘由,除了有陌生营商环境、政策壁垒此类锂电产业出海所面临的共性难点,更核心在于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生产,能耗大更易受海外各地不同行规制约。
且作为主材中受金属资源限制、技术壁垒高的环节,海外深加工尚未成熟,导致寻找配套原辅料难度更大。国内优质前驱体产能想要实现全球供应,对企业的布局谋篇仍是不小的考验。
在第十六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闭幕式上,格林美集团董秘、副总经理潘骅分享了格林美关于出海的思考与具体路径。
需求视角
认识全球能源转型机遇
首先,潘骅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与全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产能分布做比较,从需求视角带领观众认识能源转型大背景下,国内前驱体服务全球市场机遇。
他指出,新能源汽车作为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一环,全球各经济体早已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划好大盘。反观全球正极材料产业,越追溯至上游,越集中于中日韩,前驱体产能核心更是聚集于中国。
在此产业格局下,国内优质的前驱体产能外溢至全球市场是大势所趋。并且,对于格林美而言,满足客户的配套需求也是出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SDI、SKon、LG、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格林美的“朋友圈”已包含全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他们的全球部署同样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海外本土配套产业尚未成熟之时,正是国内企业从产品出口转型本土供应的“窗口期”。
演讲中,潘骅还谈及欧盟《新电池法》中的电池回收规定。他表示,全球范围内,电池回收仍属于新兴产业,尤其通过格林美的实地调研,欧洲市场在电池回收方面上仍处于“一片空白”的阶段。
受欧盟《新电池法》驱动,格林美未来布局欧洲的首要步骤便是构建电池回收体系,再逐步建设前驱体生产基地。
五大维度
推进海外“新篇章”
在深入全球市场方面,格林美的思路从资本、产业、技术、研发、文化五大维度推进企业出海。
资本出海
2022年7月28日,格林美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于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此外,格林美还发行了海外绿色银团债券。目前,格林美海外募集资金总额近6亿美元。
产业出海
格林美在全球已布局南非、韩国、印尼生产基地。其中,以青美邦(QMB)为主体建设的印尼基地是格林美最大的海外基地,核心功能为红土镍矿资源冶炼。格林美以印尼基地链接资源与全球前驱体市场,推进全球化产业链合作。
基于印尼镍资源,格林美面向美国市场,与SK ON合作布局韩国冶炼与前驱体;面向欧洲市场,格林美与ECOPRO合作布局印尼材料制造。
在填补海外、尤其欧洲的回收产业缺口方面,格林美计划对欧洲匈牙利进行动力电池回收布局,逐渐完善全球部署版图,预计到2025年建设50000吨回收规模。
此外,格林美的回收“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已与奔驰、CATL合作布局电池与材料回收;与EVE、欧洲车厂合作镍钴资源定向回收。
技术、研发出海
潘骅表示,在印尼基地建设过程中,格林美采用自主设计的方式,以中国装备打造印尼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基地,实现镍钴锰的完全回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火法技术路线减少65%,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绿色、清洁运营。
同时,为了适应印尼项目未来的发展需求,格林美建成三级创新工程技术创新体系,配置全球一流的研发设施100余套,配置数字化与智能化工程试验研究线,可完成各种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印尼工程技术本土化。
文化出海
格林美认为,文化出海同样是中企能在全球市场生根重要前提之一。
早在四年前,格林美便创新性地与印尼、中南大学合作,为印尼批量培养冶金工程与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人才,为印尼电动化提供人才支撑,通过文化出海的方式,收获了印尼当地政府、人民的认可。
自2022年起,格林美三元前驱体的海外销售份额已超过国内。并基于以上五大维度的努力,格林美正在稳步走在从产品出口走向全球本土供应的道路上。
会上潘骅表示,随着全球化浪潮进一步深入,格林美的市场开拓将以海外为主导。未来,格林美将与产业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进,实现中企绿色制造走向世界,并在世界扎根。
审核编辑:刘清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